
- 浏览量( 45 )
-
加入收藏( 0 )
生物质能转化原理与技术
- 作者:陈汉平 杨世关 杨海平 王忠江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06月
- ISBN:978-7-5170-6545-6
- 页数:216
优惠价:
¥
29.40
定价:
¥
49.00
标签:新能源
图书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为新能源类专业本科生编写的教材。本教材对生物质能转化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和应用实践等进行了详细阐述,兼具基础性与通识性,可供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学习了解生物质能源利用的概貌。全书共分为6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生物质压缩成型、生物质热化学转化、生物质生化转化、生物质化学转化以及生物质其他转化技术。全书集成了现今生物质能转化领域的最新理论、工艺及应用实例,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科学性。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热能工程等专业的主干课教材,也可供能源工程、环境工程、化学工程等领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参考。

目录
- 丛书编委会
- 丛书前言
- 本书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生物质能源与资源
- 1.1.1 生物质的定义和形成
- 1.1.2 生物质的分类
- 1.1.3 生物质的特征
- 1.2 生物质的组成与特性
- 1.2.1 化学组成
- 1.2.2 元素组成
- 1.3 生物质能转化利用技术
- 1.4 发展生物质能的重要性
- 1.5 生物质能源发展现状与趋势
- 1.5.1 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现状
- 1.5.2 我国生物质能的发展趋势与对策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生物质压缩成型
- 2.1 生物质压缩成型机理
- 2.2 生物质成型工艺与设备
- 2.2.1 生物质成型工艺
- 2.2.2 生物质成型设备
- 2.3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特性及设备
- 2.3.1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过程及特性
- 2.3.2 生物质成型燃料燃烧设备
- 2.4 生物质成型燃料应用
- 2.5 生物质成型燃料发展前景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3章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
- 3.1 生物质热化学转化途径
- 3.1.1 生物质燃烧
- 3.1.2 生物质气化
- 3.1.3 生物质热解
- 3.2 生物质燃烧技术与设备
- 3.2.1 生物质燃烧技术
- 3.2.1.1 生物质燃烧基本过程
- 3.2.1.2 生物质的燃烧特性
- 3.2.1.3 生物质燃烧速率的影响因素
- 3.2.1.4 燃烧过程的优化控制
- 3.2.1.5 生物质燃烧技术分类
- 3.2.1.6 生物质燃烧利用存在的问题
- 3.2.2 生物质燃烧设备
- 3.2.2.1 民用生物质燃烧设备
- 3.2.2.2 工业生物质燃烧设备
- 3.3 生物质燃烧技术的应用
- 3.3.1 国内生物质燃烧技术应用实例
- 3.3.1.1 国内直燃发电实例
- 3.3.1.2 国内混烧发电实例
- 3.3.1.3 国内热电联产实例
- 3.3.2 国外生物质燃烧技术应用实例
- 3.3.2.1 国外直燃发电实例
- 3.3.2.2 国外混燃发电实例
- 3.3.2.3 国外热电联产实例
- 3.3.3 推进生物质燃烧发电的措施
- 3.4 生物质气化技术与装置
- 3.4.1 生物质气化原理
- 3.4.1.1 生物质气化基本原理
- 3.4.1.2 生物质气化过程
- 3.4.1.3 焦炭的气化反应过程
- 3.4.2 气化技术的分类
- 3.4.2.1 气化技术的分类
- 3.4.2.2 生物质气化设备
- 3.5 生物质气化工程实例及先进技术
- 3.5.1 工程实例
- 3.5.1.1 上吸式气化炉实例
- 3.5.1.2 下吸式气化炉实例
- 3.5.1.3 流化床气化炉实例
- 3.5.1.4 生物质气化发电
- 3.5.1.5 生物质气化用于化工合成
- 3.5.2 先进气化技术
- 3.5.2.1 气化与气体净化集成技术
- 3.5.2.2 分级气化技术
- 3.5.2.3 等离子气化
- 3.5.2.4 超临界水气化
- 3.5.2.5 吸收增强式重整及CO2捕捉的生物质气化
- 3.5.3 气化存在的问题
- 3.6 生物质热解技术与装置
- 3.6.1 概述
- 3.6.2 热解影响因素
- 3.6.3 热解工艺类型
- 3.6.4 热解装置
- 3.7 热解技术的应用
- 3.7.1 热解液化技术
- 3.7.1.1 生物油
- 3.7.1.2 生物油的精制
- 3.7.1.3 生物油的应用
- 3.7.2 热解炭化技术
- 3.7.2.1 生物质炭
- 3.7.2.2 生物质炭性质
- 3.7.2.3 生物质炭应用
- 3.8 生物质热解多联产技术与应用
- 3.8.1 生物质热解多联产原理
- 3.8.2 热解产物特性
- 3.8.3 热解多联产技术应用
- 3.8.4 热解多联产技术经济性分析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4章 生物质生化转化
- 4.1 生物质生化转化原理
- 4.1.1 生物质沼气发酵原理
- 4.1.1.1 沼气发酵原理
- 4.1.1.2 沼气发酵微生物
- 4.1.2 生物质生物法制氢原理
- 4.1.3 生物质乙醇发酵原理
- 4.1.3.1 乙醇发酵原理
- 4.1.3.2 乙醇发酵的微生物学基础
- 4.2 生物质厌氧发酵工艺技术及设备
- 4.2.1 户用沼气技术
- 4.2.2 大中型沼气工程技术
- 4.2.2.1 沼气工程厌氧反应器类型
- 4.2.2.2 常规型反应器
- 4.2.2.3 污泥滞留型反应器
- 4.2.2.4 附着型反应器
- 4.2.3 沼气的净化和储存
- 4.2.3.1 沼气脱水
- 4.2.3.2 沼气脱硫
- 4.2.3.3 沼气储存
- 4.3 生物质厌氧发酵工程案例及模式
- 4.3.1 沼气工程简介
- 4.3.2 大型沼气工程工艺流程
- 4.3.3 以沼气工程为核心的生物质循环利用模式
- 4.4 生物质水解发酵技术及应用
- 4.4.1 乙醇发酵方法
- 4.4.1.1 间歇式发酵法
- 4.4.1.2 半连续发酵法
- 4.4.1.3 连续发酵法
- 4.4.2 糖类原料乙醇发酵工艺
- 4.4.3 淀粉类原料乙醇发酵工艺
- 4.4.3.1 原料粉碎
- 4.4.3.2 蒸煮糊化
- 4.4.3.3 糖化
- 4.4.3.4 乙醇发酵
- 4.4.4 纤维素类原料乙醇发酵工艺
- 4.4.4.1 纤维素类原料的化学组分
- 4.4.4.2 纤维素原料的水解
- 4.4.4.3 纤维素发酵生产乙醇工艺流程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5章 生物质化学转化
- 5.1 概述
- 5.1.1 生物质化学转化的分类
- 5.1.2 用于生物质转化的催化剂
- 5.1.2.1 催化剂的特性
- 5.1.2.2 用于生物质转化的固体催化剂
- 5.1.2.3 用于生物质转化的液相催化剂
- 5.1.2.4 典型的生物质催化实例分析
- 5.2 生物柴油制备原理与技术
- 5.2.1 酯化反应与酯交换反应
- 5.2.1.1 酯化反应
- 5.2.1.2 酯交换反应
- 5.2.2 生物柴油制备方法
- 5.2.2.1 均相酸催化酯交换法
- 5.2.2.2 均相碱催化酯交换法
- 5.2.2.3 非均相固体碱催化酯交换法
- 5.2.2.4 生物酶催化酯交换法
- 5.2.2.5 超临界酯交换法
- 5.3 生物质水热转化原理与技术
- 5.3.1 生物质水热技术简介
- 5.3.2 水热气化技术与应用
- 5.3.2.1 水热气化基本概念
- 5.3.2.2 水热气化原理
- 5.3.2.3 水热气化装置的类型
- 5.3.3 水热液化技术与应用
- 5.3.3.1 水热液化基本概念
- 5.3.3.2 水热液化原理
- 5.3.3.3 水热液化国内外研究进展
- 5.3.3.4 水热液化的反应器
- 5.3.3.5 水热液化的液体产物
- 5.3.4 水热碳化技术与应用
- 5.3.4.1 水热碳化基本概念
- 5.3.4.2 水热碳化原理
- 5.3.4.3 水热碳化产物的用途
- 5.4 生物质催化转化
- 5.4.1 纤维类生物质催化转化
- 5.4.1.1 催化剂
- 5.4.1.2 加氢反应
- 5.4.2 油脂类生物质催化转化
- 5.4.2.1 催化裂化技术
- 5.4.2.2 加氢脱氧技术
- 5.4.3 脂肪酸或脂肪酸皂化裂解
- 5.4.3.1 脂肪酸加氢转化
- 5.4.3.2 脂肪酸脱氧研究进展
- 5.5 生物质间接液化技术
- 5.5.1 概述
- 5.5.1.1 费托合成的原理
- 5.5.1.2 费托合成的影响因素
- 5.5.1.3 费托合成典型工艺过程
- 5.5.2 二甲醚间接合成
- 5.5.2.1 二甲醚的性质和用途
- 5.5.2.2 典型的二甲醚合成工艺
- 5.5.2.3 二甲醚在能源利用中的前景
- 5.5.3 甲醇的间接合成
- 5.5.3.1 甲醇的性质和用途
- 5.5.3.2 甲醇的合成工艺
- 5.5.3.3 甲醇生产技术发展趋势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生物质其他转化技术
- 6.1 生物炼制
- 6.1.1 生物炼制的主要框架
- 6.1.2 生物炼制技术研究进展
- 6.1.2.1 生物液体燃料
- 6.1.2.2 热化学转化
- 6.1.2.3 生物质化学催化衍生品
- 6.1.2.4 生物基材料技术
- 6.1.2.5 生物质利用平台技术
- 6.2 生物质制氢
- 6.2.1 技术概述及研究进展
- 6.2.1.1 生物质/废物气化制氢
- 6.2.1.2 生物质超临界转化制氢
- 6.2.1.3 基于生物油碳水化合物组分重组的生物质高温分解热裂解制氢
- 6.2.1.4 基于生物质的甲烷转化制氢
- 6.2.1.5 基于生物质的甲醇转化制氢
- 6.2.1.6 基于生物质的乙醇转化制氢
- 6.2.1.7 生物制氢
- 6.2.2 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及展望
- 6.3 微生物燃料电池
- 6.3.1 微生物燃料电池简介
- 6.3.2 微生物燃料电池新进展
- 6.3.2.1 无介体微生物燃料电池
- 6.3.2.2 高活性微生物的选择
- 6.3.3 微生物燃料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6.3.3.1 阳极材料
- 6.3.3.2 阴极材料
- 6.4 绿色化学
- 6.4.1 绿色化学的重要性
- 6.4.2 绿色化学的特点及其研究内容
- 6.4.2.1 原子经济性
- 6.4.2.2 环境友好的化学反应
- 6.4.2.3 采用环境转为友好的超临界流体作溶剂
- 6.4.2.4 研制对环境无害的新材料和新燃料
- 6.4.3 绿色化学的研究进展
- 6.4.3.1 开发原子经济反应技术
- 6.4.3.2 提高烃类氧化反应的选择性
- 6.4.3.3 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 6.4.3.4 采用无毒无害的催化剂
- 6.4.3.5 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
- 6.4.3.6 计算机辅助的绿色化学设计
- 6.4.3.7 绿色能源的生物学方法
- 6.4.3.8 造纸工业中的生物化学方法
- 思考题
-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