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量( 22 )
-
加入收藏( 0 )
特高坝建设技术的发展及趋势
- 作者:党林才 王仁坤 吴世勇 等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年06月
- ISBN:978-7-5170-4453-6
- 页数:322
优惠价:
¥
47.40
定价:
¥
79.00
标签:水利水电
图书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为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技术丛书》之一,共编录论文39篇,主要介绍我国近年来特高坝建设技术的发展及趋势。内容包括综合论述、理论研究、工程设计、运行监测四个部分。本书从特高坝的设计分析新理论和新方法、不同坝型的动力特性和抗震设计、高水头泄洪消能技术及泄洪消能建筑物检修与维护、高坝的施工技术新进展、高坝运行管理中的新问题、高坝建设的生态环境效应以及高坝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交流和探讨,内容丰富、涵盖面广、实用性强,对今后特高坝建设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本书可供相关部门的勘测、设计、施工、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相关专业的高校师生及科研单位的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 本书编审委员会
- 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工及水电站建筑物专业委员会
- 前言
- 综合论述
- 特高坝建设的技术发展及趋势分析
- 1 高坝建设现状与需求
- 1.1 高坝建设现状
- 1.2 我国特高坝建设的发展需求
- 2 特高坝建设的关键技术问题
- 2.1 特高坝设计标准与安全评价问题
- 2.2 特高坝地基和建筑材料适应性问题
- 2.3 特高坝抗震安全问题
- 2.4 如何使理论计算成果更真实反映大坝实际工作性态问题
- 2.5 特高坝工程泄洪消能问题
- 2.6 特高坝运行期的检修维护及工程退役问题
- 3 特高坝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
- 3.1 标准体系的健全完善
- 3.2 高拱坝关键技术问题研究进展
- 3.2.1 高拱坝建基岩体利用研究
- 3.2.2 高拱坝安全评价分析方法研究
- 3.2.3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与防裂技术研究
- 3.2.4 高性能大坝混凝土研究
- 3.2.5 高拱坝抗震研究
- 3.2.6 高拱坝库盘变形及其对拱坝工作性态的影响研究
- 3.3 高土心墙坝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
- 3.3.1 超高心墙堆石坝防渗土料及堆石料工程特性研究
- 3.3.2 超高心墙堆石坝坝体分区及变形协调控制技术研究
- 3.3.3 高心墙堆石坝应力变形计算分析方法研究
- 3.3.4 超高心墙堆石坝安全评价方法与安全标准研究
- 3.3.5 深厚覆盖层上高心墙堆石坝筑坝技术
- 3.3.6 高心墙堆石坝安全监测关键技术
- 3.4 高面板堆石坝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进展
- 3.4.1 超高面板堆石坝安全性评价方法
- 3.4.2 结构材料设计及变形控制
- 3.4.3 堆石料工程特性及本构关系
- 3.4.4 变形特性及渗透稳定性
- 3.4.5 抗震安全性及抗震工程措施
- 3.4.6 监测关键技术
- 3.5 泄水建筑物消能防冲技术的研究进展
- 3.5.1 高拱坝坝后水垫塘消能技术
- 3.5.2 坝后水垫塘反拱形底板
- 3.5.3 消力池高跌坎技术
- 3.5.4 抗冲耐磨层一体浇筑理念
- 3.5.5 挑流消能问题
- 4 特高坝建设发展趋势及研究方向
- 4.1 特高坝建设发展趋势
- 4.2 特高坝建设的关键技术及研究方向
- 4.2.1 特高坝工作性态的数字仿真模拟技术
- 4.2.2 特高坝的安全风险控制问题
- 4.2.3 高坝全生命周期管理问题
- 5 高坝工程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思路
- 6 结语
- 世界最高拱坝施工关键技术
- 1 引言
- 2 复杂地质条件高陡边坡施工技术
- 3 高坝混凝土骨料选择与供应技术
- 4 高拱坝混凝土高强度快速施工技术
- 5 高拱坝混凝土温控防裂技术
- 6 复杂地基处理施工技术
- 7 结语
- 300m级高面板堆石坝安全性及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 1 课题研究背景
- 2 技术难题与研究内容
- 2.1 300m面板堆石坝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
- 2.2 课题研究重点和内容
- 2.2.1 研究重点
- 2.2.2 研究内容
- 3 主要研究进展与成果
- 3.1 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主要进展
- 3.2 结构材料设计及变形控制研究主要进展
- 3.3 堆石料工程特性及本构关系研究主要进展
- 3.4 变形特性及渗透稳定性研究主要进展
- 3.5 抗震安全性及工程措施研究主要进展
- 3.6 安全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主要进展
- 4 结语
- 高坝泄洪消能关键技术问题探讨
- 1 引言
- 2 已建高坝泄洪消能关键技术的经验与教训
- 2.1 坝身泄洪
- 2.2 水垫塘
- 2.3 岸边开敞式溢洪道
- 2.4 岸边溢洪洞或泄洪洞
- 2.4.1 反弧段末端破坏
- 2.4.2 通风补气
- 3 下阶段高坝泄洪消能应重点研究的关键技术
- 3.1 高速水气两相流的物理模型试验技术
- 3.2 泄洪洞结构安全
- 3.3 泄洪洞通风补气
- 3.4 高海拔地区高坝泄洪消能安全
- 4 结语
- 高混凝土坝温控防裂关键技术综述
- 1 引言
- 2 混凝土坝温控防裂设计关键技术AE61003610AD4CE2A40748D5D3D7FFEB
- 2.1 混凝土坝裂缝
- 2.2 坝体分缝分块设计与技术创新
- 2.2.1 坝体分缝分块设计
- 2.2.2 坝体短缝设计技术创新
- 2.3 坝体材料分区及设计指标关键技术
- 2.4 混凝土坝温度控制设计
- 3 大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关键技术
- 3.1 大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路线
- 3.2 大坝混凝土施工配合比分析
- 4 混凝土施工温控防裂关键技术
- 4.1 原材料控制关键技术
- 4.1.1 大坝混凝土对水泥内控指标要求5EDA00368A5E41A6A58DC02A2D7C3F13
- 4.1.2 粉煤灰已成为重要的功能材料
- 4.1.3 砂石骨料控制重点
- 4.1.4 外加剂是改善混凝土性能有效措施
- 4.2 风冷骨料是控制出机口温度的关键
- 4.3 控制浇筑温度主要技术措施
- 4.3.1 混凝土运送入仓温度回升控制
- 4.3.2 喷雾保湿、改变仓面小气候
- 4.3.3 及时覆盖是防止混凝土温度回升的关键
- 4.3.4 及时养护是防止表面裂缝的必要措施
- 4.4 通水冷却是控制坝体最高温升关键措施
- 4.5 三峡三期工程大坝混凝土表面保温
- 5 温度自动监测控制系统及温度反馈分析
- 5.1 温度自动化监测和控制系统
- 5.2 混凝土坝温度反馈分析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理论研究
- RITSS大变形法在高土石坝工程中的应用
- 1 引言
- 2 RITSS法的实现与验证
- 2.1 实现流程
- 2.2 验证
- 3 有限元模型及计算参数
- 3.1 有限元模型
- 3.2 材料参数
- 4 数值分析及结果
- 4.1 局部网格单元尺寸的影响
- 4.2 局部大变形分析
- 5 结语
- 基于增量动力分析方法的高拱坝强震非线性响应分析
- 1 引言
- 2 混凝土损伤破坏模型
- 3 数值模型
- 4 不同强震等级作用下的大坝强震动态响应行为
- 5 结语
- 基于防渗性能的混凝土坝开裂判据
- 1 基于防渗要求的混凝土开裂拉应变判据
- 2 混凝土开裂的等效塑性应变判据和“容许裂缝”宽度
- 2.1 混凝土损伤塑性模型
- 2.2 模型参数确定
- 2.3 基于防渗要求的混凝土开裂等效塑性应变判据
- 2.4 “容许裂缝”宽度分析
- 3 开裂判据在重力坝破坏分析中的应用
- 4 结语
- 高拱坝库盘变形及对大坝工作性态影响初步研究
- 1 引言
- 2 问题的提出
- 2.1 工程实例1:龙羊峡水电站
- 2.2 工程实例2:小湾水电站
- 3 高拱坝库盘变形分析的影响因素
- 4 小湾库盘变形及对大坝工作性态影响分析
- 4.1 小湾库盘变形实测变化规律
- 4.2 小湾库盘数值分析模型及变形模量反演
- 4.3 小湾坝体弹性模量反演
- 4.3.1 小湾大坝变形影响因素的分量分离模型
- 4.3.2 小湾坝体弹模反演结果
- 4.4 库盘变形对大坝工作性态影响
- 5 结语
- 寒潮条件下大体积混凝土开裂分析方法探讨
- 1 引言
- 2 解析法
- 2.1 《规范》推荐算法
- 2.2 朱伯芳推荐方法
- 3 有限元法
- 3.1 常规有限元法
- 3.1.2 本构关系
- 3.2 扩展有限元法
- 3.3 算例分析
- 4 离散元法
- 4.1 基本理论
- 4.2 算例分析
- 5 结语
- 猴子岩水电站地下厂房围岩EDZ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 1 引言
- 2 围岩EDZ概念及EDZ分布特征
- 3 EDZ形成原因分析
- 4 对工程处理措施的思考
- 5 结语
- 大岗山水电站地下厂房顶拱塌方处理后的围岩稳定性数值分析
-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3 处理方案
- 4 洞室围岩稳定数值分析
- 4.1 计算模型
- 4.2 计算条件和计算参数
- 4.3 计算成果分析
- 5 结语
- 基于欧洲标准的苏布雷水电站垫层蜗壳结构三维有限元分析
- 1 引言
- 2 欧洲标准与国内行标的主要异同
- 3 有限元配筋计算方法及原理
- 4 苏布雷水电站工程概况
- 5 三维有限元计算
- 5.1 有限元模型
- 5.2 垫层铺设方案比选
- 5.3 有限元配筋计算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工程设计
- 白鹤滩高拱坝整体稳定性分析与安全评价
- 1 引言
- 2 工程概况
- 3 坝区地形地质条件
- 4 试验方法与研究内容
- 4.1 试验方法
- 4.2 模型比尺与模拟范围
- 4.3 相似材料与模型制作
- 4.4 试验程序
- 5 试验成果分析
- 5.1 坝体变位及应变
- 5.2 坝肩表面变位分布特征
- 5.3 结构面对坝肩稳定的影响
- 5.4 破坏形态及破坏特征
- 5.5 整体稳定综合法安全系数
- 6 结语
- 锦屏一级水电站左岸边坡长期变形对拱坝结构安全影响分析评价
- 1 引言
- 2 左岸边坡变形特征分析
- 2.1 表面变形
- 2.2 浅部变形
- 2.3 深部变形
- 2.4 谷幅变形
- 2.5 左岸边坡变形分析认识
- 3 边坡与拱坝相互作用的分析思路
- 3.1 地质构造及流变参数试验分析
- 3.2 边坡长期变形预测分析
- 3.3 边坡长期变形作用对拱坝结构影响分析
- 4 边坡长期变形预测及稳定性分析
- 4.1 流变参数反演
- 4.2 边坡长期变形预测
- 4.3 长期稳定性分析
- 5 边坡长期变形对拱坝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
- 5.1 分析方法
- 5.2 大坝变形及应力成果
- 5.2.1 变形
- 5.2.2 应力
- 5.2.3 大坝结构受力的影响分析
- 6 拱坝长期运行安全性评价
- 6.1 边坡变形超载分析
- 6.2 坝肩槽深部变形的分析
- 6.3 拱坝拱冠梁及弦长的变形分析
- 7 结语
-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骨料的选择及机理分析
- 1 引言
- 2 锦屏一级水电站大坝混凝土设计指标
- 3 料源基本情况
- 4 骨料及混凝土试验
- 4.1 原岩性能试验
- 4.2 人工骨料基本性能
- 4.3 全大理岩与全砂岩混凝土性能比较
- 4.4 组合骨料与全砂岩混凝土性能比较
- 4.5 不同骨料混凝土特性及机理分析
- 4.5.1 全大理岩骨料混凝土
- 4.5.2 全砂岩混凝土
- 4.5.3 组合骨料混凝土
- 5 结语
- 高地震区深厚覆盖层上泸定心墙堆石坝抗震设计研究
- 1 引言
- 2 泸定大坝设计概况
- 2.1 坝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2 大坝结构设计
- 3 大坝抗震分析
- 3.1 天然地基的液化分析
- 3.2 加速度反应分析
- 3.3 永久变形和液化分析
- 3.3.1 简化总应力法砂层液化判别
- 3.3.2 有效应力法砂层液化判别
- 3.3.3 总应力有限元法砂层液化判别
- 3.4 地震过程中和震后应力应变分析
- 3.5 坝坡动力稳定性分析
- 3.5.1 拟静力法
- 3.5.2 动力有限元法
- 4 大坝抗震措施
- 4.1 预留足够的坝顶超高
- 4.2 坝体断面设计
- 4.3 坝基处理及砂层处理措施
- 4.4 适度提高坝体填筑标准
- 4.5 上、下游坝面护坡
- 4.6 坝顶土工格栅与混凝土抗震梁加筋
- 5 结语
- 考虑坝肩岩体结构面弱化效应的高拱坝整体稳定性研究
- 1 引言
- 2 坝肩岩体结构面弱化效应试验研究
- 2.1 弱化试验思路
- 2.2 弱化试验成果
- 3 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中软岩结构面弱化效应模拟
- 3.1 综合法试验中降强幅度的确定
- 3.2 变温相似材料的研制
- 4 锦屏一级拱坝三维地质力学模型综合法试验
- 4.1 模型相似条件
- 4.2 试验成果分析
- 5 结语
- 高土石坝地震响应大型振动台模型试验研究
- 1 引言
- 2 振动台模型试验
- 2.1 试验模型
- 2.2 输入地震动
-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1 加速度响应
- 3.1.1 加速度响应规律
- 3.1.2 加速度响应影响因素
- 3.2 地震永久变形和破坏模式
- 3.2.1 地震永久变形
- 3.2.2 破坏模式与机理分析
- 4 结语
- 瀑布沟砾石土心墙堆石坝防渗设计
- 1 引言
- 2 大坝工程地质条件
- 3 大坝防渗设计
- 3.1 坝体结构设计
- 3.2 坝基防渗墙设计
- 3.3 坝基帷幕灌浆设计
- 4 大坝防渗体系关键技术研究
- 4.1 砾石土心墙料场选择与改良
- 4.2 防渗墙与防渗心墙连接型式
- 4.2.1 初步设计阶段研究成果
- 4.2.2 技施设计阶段研究成果
- 5 现场检测与运行监测
- 5.1 砾石土心墙现场检测
- 5.2 大坝的运行监测
- 6 结语
- 大岗山拱坝抗震设计思路与措施设计
- 1 引言
- 2 大坝抗震设计思路和设计过程
- 3 大坝抗震设计
- 3.1 大坝动力仿真分析和研究成果
- 3.2 大坝抗震措施设计
- 3.2.1 大坝抗震结构设计
- 3.2.2 大坝坝面钢筋设计
- 4 结语
- 瀑布沟水电站泄洪消能技术研究
- 1 引言
- 2 泄洪消能设计关键技术问题
- 3 泄洪建筑物布置研究
- 3.1 方案布置比较
- 3.2 泄洪建筑物的布置
- 4 掺气减蚀措施研究
- 4.1 掺气设施研究
- 4.1.1 溢洪道掺气设施研究
- 4.1.2 泄洪洞掺气设施研究
- 4.2 防空蚀耐冲磨材料及防空蚀措施
- 5 出口泄洪消能研究及防护措施
- 5.1 泄洪建筑出口消能标准研究
- 5.2 泄洪建筑出口消能技术研究
- 5.2.1 溢洪道出口消能技术研究
- 5.2.2 泄洪洞出口消能技术研究
- 5.3 泄洪建筑出口下游河道及雾化防护设计
- 5.3.1 冲刷区河道岸坡防护
- 5.3.2 雾化区防护设计
- 6 运行实践
- 6.1 泄水建筑物运行情况
- 6.2 泄水建筑物原型观测结论
- 7 结语
- 溪洛渡水电站超大功率泄洪消能建筑物设计
- 1 引言
- 2 水库调洪削峰
- 3 坝身泄洪孔口
- 4 坝后消能工
- 4.1 水垫塘
- 4.2 二道坝
- 5 岸边泄洪洞
- 6 运行
- 7 结语
- 倾倒变形边坡稳定性评价及加固措施研究
- 1 引言
- 2 倾倒变形研究概况
- 3 边坡倾倒变形特征
- 4 倾倒变形边坡破坏模式
- 5 变形破坏模式数值模拟
- 5.1 计算参数及边界条件
- 5.2 结果分析
- 6 支护加固方案及稳定性复核
- 6.1 边坡加固措施
- 6.2 加固后稳定性复核
- 7 结语
- 关于面板堆石坝面板受损机理和对策的探讨
- 1 引言
- 2 变形特性分析及模型的适应性评价
- 3 变形的随机性及其影响分析
- 4 工程措施建议
- 糯扎渡泄洪隧洞掺气减蚀研究与实践
- 1 引言
- 2 掺气减蚀设计研究
- 2.1 闸后突扩突跌设计研究
- 2.2 无压洞掺气坎设计研究
- 2.3 抗冲耐磨混凝土
- 2.4 过流面不平整度控制
- 3 运行实践验证
- 3.1 运行情况简述
- 3.2 运行后流道检查结论
- 3.3 原型观测试验与前期研究成果对比验证
- 3.3.1 动水压力
- 3.3.2 空腔负压
- 3.3.3 掺气效果
- 3.3.4 风速
- 4 结语
- 锦西水电站测速系统技术改造
- 1 引言
- 2 水电站概况
- 3 测速装置介绍
- 3.1 测速装置的特点
- 3.2 测速装置的工作原理
- 3.3 测速装置在本厂的应用
- 4 问题描述
- 5 问题分析
- 6 问题处理
- 7 改造效果
- 8 其他
- 9 结语
- 锦西水电站紧急落门、事故停机按钮动作回路浅析
- 1 引言
- 2 水电站监控系统简介
- 3 中控室模拟屏按钮介绍
- 4 中控室模拟屏停机流程
- 5 水机LCU保护屏按钮介绍
- 6 水机LCU保护屏停机流程
- 7 其他
- 8 结语
- 大中型水电站辅机控制系统二次设计分析
- 1 引言
- 2 注意事项
- 3 辅机总体技术设计分析
- 3.1 PLC选型
- 3.2 软起动器配置分析
- 3.3 信号通信
- 4 辅机分项系统设计分析
- 4.1 机组辅机控制系统
- 4.2 公用辅机控制系统
- 4.3 给排水控制系统
- 4.4 通风控制系统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运行监测
- 苗尾水电站左岸边坡稳定性监测及分析
- 1 引言
- 2 边坡概况
- 3 边坡加固
- 4 边坡稳定性数值分析
- 4.1 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分析
- 4.2 离散单元法分析
- 5 边坡安全监测及成果分析
- 5.1 监测布置
- 5.2 表面变形监测成果
- 5.3 多点位移计监测成果
- 5.4 测斜管监测成果
- 5.5 锚索测力计监测成果
- 5.6 小结
- 6 结语
- 碾压混凝土温控防裂监测反馈分析与安全评价
- 1 引言
- 2 工程资料
- 3 实测数据反馈分析
- 4 动态仿真计算分析
- 4.1 计算模型
- 4.2 边界条件处理
- 4.3 仿真计算分析
- 5 结语
- 高拱坝安全监测工作管理
- 1 引言
- 1.1 国内高拱坝建设情况
- 1.2 雅砻江流域开发概况
- 2 雅砻江高拱坝安全监测布置规模
- 2.1 二滩水电站
- 2.2 锦屏一级水电站
- 3 雅砻江高拱坝安全监测设计与施工管理
- 3.1 监测设计管理
- 3.2 监测施工管理
- 3.3 监测成果管理
- 4 雅砻江高拱坝运行期安全监测管理
- 4.1 监测设备运行维护
- 4.2 监测数据分析与预警
- 4.3 行业监管
- 4.4 大坝安全信息化建设
- 4.5 特高拱坝在线监控试点研究
- 5 结语
- 糯扎渡水电站蓄水初期心墙堆石坝主要监测成果分析评价
- 1 引言
- 2 监测设计概况
- 3 主要监测成果分析评价
- 3.1 坝顶沉降
- 3.2 心墙沉降
- 3.3 渗流量
- 3.4 坝基渗压
- 3.5 坝体渗流
- 4 结语
- 糯扎渡水电站水库坝前垂向水温预测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1 引言
- 2 糯扎渡水库坝前垂向水温结构预测分析
- 2.1 水库水温结构初步判别
- 2.1.1 判别计算过程
- 2.1.2 判别结果
- 2.2 水库水温预测模型参数率定及计算过程
- 2.3 水库水温预测计算范围及边界条件确定
- 2.4 坝前垂向水温结构预测分析
- 2.4.1 库区整体水温结构预测
- 2.4.2 水库垂向水温结构预测
- 3 糯扎渡水库水温实测对比分析
- 3.1 水库坝前垂向水温监测仪器布设与监测情况
- 3.2 水库水温实测数据统计
- 3.3 水库坝前水温预测与实测数据对比分析
- 4 结语
-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智能监控系统及其工程应用
- 1 引言
- 2 智能监控系统的总体构成
- 3 感知
- 4 互联
- 5 分析决策
- 6 控制
- 7 工程应用
- 8 结语
- 超声横波三维成像法在混凝土缺陷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1 引言
- 2 超声横波检测技术
- 3 干式点接触传感器
- 4 混凝土内部三维重建
- 5 测试系统与方法
- 6 工程试验研究
- 6.1 混凝土裂缝检测
- 6.2 衬砌墙钢筋搭接探测
- 7 结论
- 多波束测深系统在大水深泄洪消能建筑物水下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1 引言
- 2 多波束测深系统基本原理
- 3 工程应用试验研究
- 3.1 投入设备
- 3.2 现场工作方法
- 3.3 数据处理
- 3.4 多波束检测冲蚀磨损情况试验研究
- 3.4.1 某水电站泄洪闸工程布置概述
- 3.4.2 检测工作范围
- 3.4.3 多波束检查成果
- 4 结语
- 小湾拱坝高水位监测资料跟踪分析及其工作性态初步评价
- 1 引言
- 2 监测体系布置及主要监测项目
- 2.1 拱坝监测体系布置
- 2.2 主要监测项目及仪器
- 3 主要研究成果
- 3.1 监测资料分析
- 3.2 大坝变形统计模型及其成果分析
- 3.2.1 大坝变形统计模型
- 3.2.2 变形统计模型结果分析
- 4 结语
- 小湾水电站工程安全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与构建
- 1 引言
- 2 工程安全监测现状及需求分析
- 2.1 工程概况及监测现状
- 2.2 需求分析
- 3 系统研发的关键技术
- 3.1 技术路线
- 3.2 关键技术
- 4 系统架构与功能实现
- 4.1 系统总体架构
- 4.2 功能实现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