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量( 65 )
-
加入收藏( 0 )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务(附光盘)
- 作者:《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务》编委会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8年08月
- ISBN:978-7-5170-6776-4
- 页数:814
优惠价:
¥
588.00
定价:
¥
980.00
标签:电力
图书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是根据国家工程建设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和电力行业施工组织设计相关的标准、规程和规范,以及发电工程和送变电工程施工的实际方案、施工经验和工程总结等编写而成的必备专业工具书。本书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务,内容包括:火电、水电、核电、风电和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机组参数包括:150MW、200MW、300MW、600MW和1000MW级。第二部分为送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务,内容包括:交流输电线路、直流输电线路和电力电缆线路、变电站、换流站等。电压等级包括:110kV、220kV、330kV、500kV、±500kV、±800kV和1000kV级。
本书主要供电力工程建设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时借鉴参考,也可供与电力工程建设有关的管理部门、投资建设业主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咨询机构等单位的从业人员学习查阅,并可供大专院校电力工程专业师生学习参考。

目录
-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务》编委会名单
- 《电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务》编审单位名单
- 前言
- 第1篇 火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论
- 第1章 基本概念
-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定义任务及作用
- 1.2 施工组织设计的分类
- 第2章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
- 2.1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和原则
- 2.2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 2.3 主要施工方案的编制概述
- 2.4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及贯彻
- 第3章 组织机构设置、人员组织与施工总平面布置
- 3.1 组织机构设置与人员组织
- 3.2 施工总平面布置的要求
- 3.3 施工区域划分与施工用地面积指标
- 3.4 交通运输组织
- 3.5 施工管线布置的要求
- 3.6 施工总平面管理
- 第4章 施工综合进度
- 4.1 施工综合进度的作用与分类
- 4.2 施工综合进度的形式
- 4.3 施工综合进度的编制
- 4.4 资源供应计划
- 4.5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4.6 施工工期
- 第5章 施工力能供应
- 5.1 施工用水
- 5.2 临时供电
- 5.3 氧气、乙炔、氩气与压缩空气
- 5.4 供热
- 第6章 施工临时建筑与施工临时用地
- 6.1 生产临时建筑
- 6.2 生活临建
- 6.3 施工临时用地
- 第7章 管理体系与特种设备安装质量保证体系
- 7.1 质量管理体系
- 7.2 环境管理体系
- 7.3 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 7.4 测量管理体系
- 7.5 特种设备安装质量保证体系
- 第8章 施工质量管理与科技创新
- 8.1 施工质量管理
- 8.2 科技创新
- 第2篇 150MW、300MW和350MW火电机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西乌金山发电有限公司新建2×150MW空冷发电机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 施工总平面布置
- 1.1.1 场地布置
- 1.1.1.1 布置依据
- 1.1.1.2 布置原则
- 1.1.1.3 场地布置
- 1.1.2 施工道路
- 1.2 主要专业施工方案
- 1.2.1 土建专业主要施工方案
- 1.2.1.1 工程概况
- 1.2.1.2 施工控制测量及放样
- 1.2.1.3 土方开挖、回填方案
- 1.2.1.3.1 工程范围和工作内容
- 1.2.1.3.2 施工顺序
- 1.2.1.3.3 土方开挖
- 1.2.1.3.4 土方回填
- 1.2.1.4 主厂房施工方案
- 1.2.1.4.1 施工概况
- 1.2.1.4.2 主厂房基础
- 1.2.1.4.3 煤仓间框架施工
- 1.2.1.4.4 运转平台施工
- 1.2.1.4.5 消除质量通病的措施
- 第2章 黄陵矿业集团2×300MW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规划
- 2.1 工程概况
- 2.1.1 工程性质、规模和特点
- 2.1.2 交通运输
- 2.1.2.1 铁路
- 2.1.2.2 公路
- 2.1.2.3 电厂专用道路
- 2.1.3 厂址自然条件
- 2.1.3.1 厂址
- 2.1.3.2 水文条件
- 2.1.3.3 电厂水源
- 2.1.3.3.1 黄陵2号矿井矿坑疏干水
- 2.1.3.3.2 上畛子水源地地下水
- 2.1.4 气象条件
- 2.1.4.1 黄陵县气象站位置
- 2.1.4.2 黄陵县气候概况
- 2.1.4.3 基本气象要素
- 2.1.4.4 设计风速
- 2.1.4.5 主导风向
- 2.1.5 工程地质条件
- 2.1.5.1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
- 2.1.5.1.1 区域地质构造
- 2.1.5.1.2 地震
- 2.1.5.2 厂址区工程地质条件
- 2.1.5.2.1 地形地貌
- 2.1.5.2.2 地基土的构成
- 2.1.5.2.3 地基湿陷性评价
- 2.1.5.2.4 砂土液化
- 2.1.5.2.5 设计采用的主要数据
- 2.1.6 主机选型及供应厂商
- 2.1.6.1 锅炉
- 2.1.6.2 汽轮机
- 2.1.6.3 发电机
- 2.1.7 系统简述
- 2.1.7.1 电气部分
- 2.1.7.2 输煤系统
- 2.1.7.3 卸煤系统
- 2.1.7.4 储煤系统
- 2.1.7.5 混煤
- 2.1.7.6 厂内输送系统
- 2.1.7.7 筛碎系统
- 2.1.7.8 辅助设施
- 2.1.7.9 除灰系统与贮灰场
- 2.1.7.9.1 锅炉排灰渣量
- 2.1.7.9.2 除灰渣系统
- 2.1.7.9.3 除渣系统
- 2.1.7.9.4 除灰系统
- 2.1.7.10 贮灰场工程设想
- 2.1.8 给排水系统
- 2.1.8.1 辅机冷却水系统
- 2.1.8.2 消防系统
- 2.1.8.3 生产、生活给水
- 2.1.8.4 排水系统
- 2.1.8.4.1 生活污水排水
- 2.1.8.4.2 工业废水排水
- 2.1.8.4.3 含煤废水排水
- 2.1.8.4.4 雨水排水
- 2.1.8.4.5 雨水泵房
- 2.1.8.5 污废水处理
- 2.1.8.5.1 生活污水处理
- 2.1.8.5.2 工业废水处理
- 2.1.8.5.3 含煤废水处理
- 2.1.9 建设、设计、监理与施工单位
- 2.2 工程建设实施目标
- 2.2.1 总体目标
- 2.2.2 工程质量目标
- 2.2.2.1 建筑工程质量目标
- 2.2.2.2 安装工程质量目标
- 2.2.2.3 机组168h整套试运目标
- 2.2.2.4 重点监检项目
- 2.2.2.5 安全目标
- 2.2.3 计划进度目标
- 2.2.4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
- 2.2.5 投资控制目标
- 2.3 工程总体部署
- 2.3.1 主要标段划分
- 2.3.2 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 2.3.2.1 工程建设管理组织结构
- 2.3.2.2 各单位主要职责
- 2.3.3 工程建设总体目标
- 2.3.3.1 工程建设总体目标
- 2.3.3.2 安全文明施工和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目标
- 2.3.3.2.1 安全文明施工方针
- 2.3.3.2.2 安全健康目标
- 2.3.3.2.3 文明施工目标
- 2.3.3.2.4 环境管理目标
- 2.3.3.2.5 进度控制目标
- 2.3.3.2.6 合同管理目标
- 2.3.3.2.7 技经管理目标
- 2.3.3.2.8 技术管理目标
- 2.3.3.2.9 总平面管理目标
- 2.3.3.2.10 设备和材料管理目标
- 2.3.3.2.11 信息档案管理目标
- 2.3.4 现场人力资源计划
- 2.4 施工进度计划
- 2.4.1 里程碑控制工期
- 2.4.2 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计划
- 2.4.3 施工图纸交付计划
- 2.4.3.1 图纸交付原则
- 2.4.3.2 施工图纸交付计划
- 第3章 黄陵矿业集团2×300MW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工程1号300MW机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1 编制依据
- 3.2 工程概况
- 3.2.1 工程建设规模
- 3.2.2 主要参建单位
- 3.2.3 厂址条件
- 3.2.3.1 地理位置
- 3.2.3.2 交通运输条件
- 3.2.3.3 水文条件
- 3.2.3.4 地质条件
- 3.2.3.5 气象条件
- 3.2.4 厂区布置特点
- 3.2.4.1 厂区总平面
- 3.2.4.2 主厂房布置
- 3.2.5 三大主机简况
- 3.2.5.1 锅炉
- 3.2.5.2 汽轮机
- 3.2.5.3 发电机
- 3.2.6 主要系统简况
- 3.2.6.1 热力系统
- 3.2.6.1.1 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
- 3.2.6.1.2 抽汽系统
- 3.2.6.1.3 辅助蒸汽系统
- 3.2.6.1.4 给水系统
- 3.2.6.1.5 凝结水系统
- 3.2.6.1.6 加热器疏水、放气系统
- 3.2.6.1.7 抽真空系统
- 3.2.6.1.8 开式冷却水系统
- 3.2.6.1.9 闭式冷却水系统
- 3.2.6.1.10 排汽装置有关系统
- 3.2.6.1.11 润滑油净化、贮存及排空系统
- 3.2.6.1.12 管道疏放水、放气系统
- 3.2.6.1.13 供热系统
- 3.2.6.1.14 锅炉疏水、排污、放气系统
- 3.2.6.1.15 空冷凝汽器系统
- 3.2.6.2 燃烧系统
- 3.2.6.2.1 给煤系统
- 3.2.6.2.2 一次风系统
- 3.2.6.2.3 二次风系统
- 3.2.6.2.4 流化风系统
- 3.2.6.2.5 烟气系统
- 3.2.6.2.6 石灰石系统
- 3.2.6.2.7 启动床料系统
- 3.2.6.2.8 冷渣系统
- 3.2.6.2.9 点火及燃油系统
- 3.2.6.3 运煤系统
- 3.2.6.4 除灰渣系统
- 3.2.6.4.1 除渣系统
- 3.2.6.4.2 除灰系统
- 3.2.6.5 化学水系统
- 3.2.6.5.1 水处理系统
- 3.2.6.5.2 凝结水精处理
- 3.2.6.5.3 加药系统
- 3.2.6.5.4 汽水分析系统
- 3.2.6.6 电气系统
- 3.2.6.6.1 电气主接线
- 3.2.6.6.2 厂用电系统
- 3.2.6.6.2.1 高压厂用电系统
- 3.2.6.6.2.2 低压厂用电系统
- 3.2.6.6.3 事故保安和不停电电源
- 3.2.6.6.3.1 事故保安电源
- 3.2.6.6.3.2 不停电电源系统
- 3.2.6.6.4 直流系统及发电机励磁系统
- 3.2.6.6.4.1 主厂房直流电源系统
- 3.2.6.6.4.2 发电机励磁系统
- 3.2.6.6.5 电气控制
- 3.2.6.7 热工控制系统
- 3.2.6.7.1 机组控制水平
- 3.2.6.7.2 热工自动化系统的配置
- 3.3 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 3.3.1 施工范围
- 3.3.2 界限划分
- 3.3.2.1 原则
- 3.3.2.2 界限
- 3.3.3 主要工程量
- 第4章 黄陵矿业集团2×300MW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电厂工程2号300MW机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1 编制依据
- 4.2 工程概况
- 4.2.1 工程简况
- 4.2.2 电厂地理位置
- 4.2.3 主要工程量
- 4.2.4 工程特点
- 4.2.5 水文、地质及气象条件
- 4.2.5.1 地形地貌
- 4.2.5.2 水文气象
- 4.2.6 厂区及主厂房总平面布置
- 4.2.6.1 厂区总平面布置
- 4.2.6.2 主厂房布置
- 4.2.6.2.1 主厂房主要尺寸汇总表
- 4.2.6.2.2 汽机房布置
- 4.2.6.2.3 煤仓间分布置
- 4.2.6.2.4 锅炉布置
- 4.2.6.2.5 炉后布置
- 4.2.6.3 烟风系统
- 4.2.7 主要工艺系统
- 4.2.7.1 主要热力系统
- 4.2.7.1.1 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
- 4.2.7.1.2 抽汽系统
- 4.2.7.1.3 辅助蒸汽系统
- 4.2.7.1.4 给水系统
- 4.2.7.1.5 凝结水系统
- 4.2.7.1.6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 4.2.7.1.7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 4.2.7.1.8 凝汽器有关系统及抽真空系统
- 4.2.7.1.9 汽轮机润滑油净化、贮存、排空系统
- 4.2.7.1.10 管道疏放水、放气系统
- 4.2.7.1.11 供热系统
- 4.2.7.1.12 锅炉疏水、排污、放气系统
- 4.2.7.1.13 加热器疏水、放气系统
- 4.2.7.2 除灰渣系统
- 4.2.7.3 除灰系统
- 4.2.7.4 石灰石输送系统
- 4.2.7.5 化学水处理系统
- 4.2.7.5.1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4.2.7.5.2 化学加药
- 4.2.7.5.3 汽水取样
- 4.2.7.6 电气部分
- 4.2.7.6.1 电气主接线
- 4.2.7.6.2 厂用电接线及布置
- 4.2.7.7 热工控制
- 4.2.7.7.1 控制方式
- 4.2.7.7.2 热工自动化设备的布置
- 4.2.7.8 空冷系统
- 4.2.7.9 辅机冷却系统
- 4.2.8 主机型号及主要参数
- 4.3 施工总平面布置
- 4.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 4.3.1.1 施工总平面布置目标
- 4.3.1.2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 4.3.2 施工总平面布置说明
- 4.3.3 施工场地划分及规划
- 4.3.3.1 施工生产用地规划
- 4.3.3.1.1 生产性临时设施
- 4.3.3.1.2 生产办公室
- 4.3.3.1.3 临时用地
- 4.3.3.2 生活临建布置
- 4.3.3.2.1 生活性施工临建设施范围
- 4.3.3.2.2 本工程生活性临建设施说明
- 4.3.4 现场道路及交通运输
- 4.3.4.1 施工场地内的现场道路
- 4.3.4.2 交通运输
- 4.3.4.3 设备卸车
- 4.3.5 施工区排水
- 4.4 力能供应及通信
- 4.4.1 施工用电
- 4.4.1.1 施工电源的选择及布置
- 4.4.1.2 施工用电容量估算
- 4.4.1.3 用电设施
- 4.4.2 施工用水
- 4.4.2.1 施工用水计算
- 4.4.2.2 施工用水原则
- 4.4.2.3 施工用水管道的设置
- 4.4.3 施工用气
- 4.4.3.1 氧气
- 4.4.3.2 乙炔
- 4.4.3.3 氩气
- 4.4.3.4 压缩空气
- 4.4.4 施工通信
- 4.5 工程总进度计划
- 4.5.1 工程里程碑计划
- 4.5.2 施工综合进度网络图
- 4.5.3 设备到货进度
- 4.5.4 图纸交付进度要求
- 4.5.4.1 图纸交付原则
- 4.5.4.2 施工图纸交付计划
- 4.6 施工组织机构及资源配置计划
- 4.6.1 项目部组织机构图
- 4.6.2 劳动力配置计划
- 4.6.2.1 施工组织机构人员配置
- 4.6.2.2 施工劳动力来源及安排计划
- 4.6.3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 第5章 陕西新元洁能府谷清水川低热值燃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2×300MW电厂工程施工组织总体设计
- 5.1 工程概况
- 5.1.1 工程性质、规模、特点
- 5.1.1.1 工程性质
- 5.1.1.2 规模
- 5.1.1.3 本工程特点
- 5.1.2 厂址概述
- 5.1.3 交通运输
- 5.1.3.1 电厂铁路专用线
- 5.1.3.2 公路运输
- 5.1.3.3 燃料运输
- 5.1.3.4 电厂大件设备运输
- 5.1.4 工程地质
- 5.1.4.1 建筑场地类别及地震动参数
- 5.1.4.1.1 建筑场地类别
- 5.1.4.1.2 地震动参数
- 5.1.4.2 厂区岩土工程条件及评价
- 5.1.4.2.1 地形地貌特征及不良地质作用
- 5.1.4.2.2 地层岩性及其分布情况
- 5.1.4.2.3 地下水埋藏条件
- 5.1.4.2.4 岩土工程评价
- 5.1.5 水文气象
- 5.1.5.1 水文
- 5.1.5.1.1 流域概况
- 5.1.5.1.2 基本水文资料
- 5.1.5.1.3 厂址洪水
- 5.1.5.2 气象
- 5.1.5.2.1 气候概况
- 5.1.5.2.2 基本气象要素统计值
- 5.1.5.2.3 五十年一遇10m高10min平均最大风速及相应风压
- 5.1.5.2.4 三十年一遇最低气温
- 5.1.5.2.5 全年风向频率图
- 5.1.6 建设、设计、监理与施工单位
- 5.1.7 电厂系统简述
- 5.1.7.1 电厂与电力系统的连接
- 5.1.7.2 主机规范
- 5.1.7.2.1 锅炉
- 5.1.7.2.2 汽轮机
- 5.1.7.2.3 发电机
- 5.1.7.3 厂区总平面布置
- 5.1.7.3.1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
- 5.1.7.3.2 厂区竖向布置
- 5.1.7.3.3 管线及沟道布置
- 5.1.7.4 主厂房布置
- 5.1.7.4.1 汽机房布置
- 5.1.7.4.2 除氧煤仓框架布置
- 5.1.7.4.3 锅炉岛布置
- 5.1.7.4.4 锅炉尾部布置
- 5.1.7.5 燃料及烟风系统
- 5.1.7.5.1 燃料系统
- 5.1.7.5.2 烟风系统
- 5.1.7.5.3 床料系统
- 5.1.7.5.4 石灰石给料系统
- 5.1.7.5.5 锅炉点火助燃系统
- 5.1.7.6 热力系统
- 5.1.7.7 脱硝系统
- 5.1.7.8 除灰渣系统
- 5.1.7.8.1 除渣系统
- 5.1.7.8.2 除灰系统
- 5.1.7.8.3 石灰石粉库系统
- 5.1.7.8.4 煤泥输送系统
- 5.1.7.9 燃料运输系统
- 5.1.7.9.1 带式输送机系统
- 5.1.7.9.2 混煤设施
- 5.1.7.9.3 筛碎设备
- 5.1.7.10 电厂化学部分
- 5.1.7.10.1 水源及水质资料
- 5.1.7.10.2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 5.1.7.10.2.1 水处理系统的选择
- 5.1.7.10.2.2 系统出力及设备配置
- 5.1.7.10.3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5.1.7.10.4 辅机冷却水处理系统
- 5.1.7.10.5 氢气系统
- 5.1.7.10.6 化学加药系统
- 5.1.7.10.7 汽水取样系统
- 5.1.7.10.8 化学废水处理系统
- 5.1.7.11 电气部分
- 5.1.7.11.1 电气主接线
- 5.1.7.11.2 厂用电接线
- 5.1.7.11.2.1 高压厂用电接线
- 5.1.7.11.2.2 低压厂用电接线
- 5.1.7.11.2.3 输煤系统及电除尘器控制
- 5.1.7.11.2.4 脱硫电气部分
- 5.1.7.11.3 事故保安电源和不停电电源
- 5.1.7.11.4 直流电系统及不间断电源
- 5.1.7.11.4.1 主厂房220kV直流系统
- 5.1.7.11.4.2 升压站直流系统
- 5.1.7.11.4.3 交流不间断电源
- 5.1.7.11.5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 5.1.7.11.5.1 二次线
- 5.1.7.11.5.2 元件保护配置原则及选型
- 5.1.7.11.5.3 自动装置
- 5.1.7.11.5.4 在线监测装置
- 5.1.7.11.6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 5.1.7.11.6.1 直击雷保护装置
- 5.1.7.11.6.2 雷电侵入波的过电压保护
- 5.1.7.11.6.3 绝缘配合
- 5.1.7.11.6.4 接地
- 5.1.7.11.7 照明和检修
- 5.1.7.12 热工自动化
- 5.1.7.13 供水部分
- 5.1.7.13.1 辅机冷却水系统
- 5.1.7.13.2 补给水系统
- 5.1.7.13.3 生产、生活给排水
- 5.1.7.13.4 回用水系统
- 5.1.7.13.5 煤水回用管道
- 5.1.7.14 脱硫系统
- 5.1.7.15 建筑结构
- 5.1.7.15.1 主厂房布置
- 5.1.7.15.2 土建结构
- 5.1.7.15.2.1 地基及基础
- 5.1.7.15.2.2 主要建(构)筑物结构选型
- 5.1.7.15.3 厂区防排洪设计
- 5.1.7.16 采暖与通风
- 5.1.7.16.1 采暖加热站
- 5.1.7.16.2 主厂房通风
- 5.1.7.16.3 汽机房及集控楼电气配电装置室通风
- 5.1.7.16.4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空气调节系统
- 5.1.7.16.5 凝泵变频装置室通风
- 5.1.7.16.6 输煤系统采暖通风除尘
- 5.1.7.17 消防及火灾报警
- 5.1.7.17.1 本工程采用的消防系统
- 5.1.7.17.2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 5.1.7.17.3 气体消防系统
- 5.1.7.17.4 泡沫灭火系统
- 5.1.7.17.5 火灾检测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 5.1.7.18 信息系统与安全防护
- 5.1.7.18.1 全厂管理信息系统(MIS)
- 5.1.7.18.2 全厂信息监控系统(SIS)
- 5.1.7.18.3 网络
- 5.1.7.18.4 全厂闭路电视系统及安防系统
- 5.1.7.19 空冷系统
- 5.1.7.19.1 空冷系统的选择
- 5.1.7.19.2 直接空冷系统主要参数(单台300MW机组)
- 5.1.7.20 厂区边坡治理
- 5.2 工程建设管理目标体系
- 5.2.1 工程总体管理目标
- 5.2.2 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 5.2.3 工程进度管理目标
- 5.2.4 安健环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
- 5.2.4.1 安健环管理方针
- 5.2.4.2 安健环管理目标
- 5.2.4.3 职业健康管理目标
- 5.2.4.4 环境管理目标
- 5.2.4.5 文明施工管理目标
- 5.2.5 工程投资控制目标
- 5.2.6 工程信息、工程资料与档案管理目标
- 5.2.7 工程物资管理目标
- 5.2.8 总平面管理目标
- 第6章 陕西府谷新元洁能电厂2×300MW工程主厂房及空冷建筑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 6.1 编制依据
- 6.2 工程概况
- 6.2.1 总体简介
- 6.2.2 工程特点
- 6.2.2.1 地基处理与基础
- 6.2.2.2 主厂房建筑特点
- 6.2.2.3 其他生产建筑物特点
- 6.2.2.4 本标工程的施工特点
- 6.2.3 施工范围
- 6.2.3.1 本标合同范围
- 6.2.3.2 施工接口
- 6.2.4 自然及现场条件
- 6.2.4.1 厂址自然条件
- 6.2.4.2 现场条件
- 6.3 施工组织机构
- 6.3.1 施工管理机构
- 6.3.2 专业施工队任务划分
- 6.3.3 部门岗位职责
- 6.3.3.1 项目经理
- 6.3.3.2 生产副经理
- 6.3.3.3 项目总工程师
- 6.3.3.4 技经副经理
- 6.3.3.5 施工技术科
- 6.3.3.6 安全监察科
- 6.3.3.7 质量管理科
- 6.3.3.8 物资设备科
- 6.4 工程质量、进度、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 6.4.1 质量目标
- 6.4.2 进度目标
- 6.4.3 环保目标
- 6.4.4 安全施工目标
- 6.4.5 文明施工目标
- 6.5 施工部署
- 6.5.1 开工次序安排
- 6.5.2 施工准备
- 6.5.3 主要工程部位的交叉施工
- 6.5.3.1 主厂房基础阶段的工序安排
- 6.5.3.2 主厂房上部施工阶段
- 6.5.3.3 汽机基座及附属设备基础
- 6.5.3.4 配合安装阶段的土建工序安排
- 6.5.4 主要部位流水作业安排
- 6.5.5 主要机械和施工方法选择
- 6.6 施工进度计划
- 6.6.1 施工进度计划管理体系的建立
- 6.6.2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
- 6.6.3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内容
- 6.6.4 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
- 6.6.5 施工进度计划的检查与调整
- 6.6.6 施工进度计划的总结
- 6.6.6.1 总结应依据下列资料:
- 6.6.6.2 总结的内容应包括:
- 6.6.7 主要图纸需用计划
- 6.6.8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
- 6.7 施工方案及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法
- 6.7.1 主要单位工程施工方法
- 6.7.1.1 锅炉基础
- 6.7.1.2 主厂房工程
- 6.7.1.3 汽机基础
- 6.7.1.4 地下设施及各类附属设备基础
- 6.7.1.5 集控楼
- 6.7.1.6 送风机室施工技术方案
- 6.7.1.7 主厂房A排外电气系统构筑物施工技术方案
- 6.7.1.8 空冷基础及空冷柱施工方案
- 6.7.1.9 其他工程
- 第7章 陕西府谷新元洁能电厂2×300MW工程1号机组建筑、安装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 7.1 编制依据
- 7.2 工程概况
- 7.2.1 工程规模及特点
- 7.2.2 工程自然条件
- 7.2.2.1 厂址概述
- 7.2.2.2 交通运输
- 7.2.2.2.1 电厂铁路专用线
- 7.2.2.2.2 公路运输
- 7.2.2.2.3 燃料运输
- 7.2.2.2.4 电厂大件设备运输
- 7.2.2.3 工程地质
- 7.2.2.3.1 建筑场地类别及地震动参数
- 7.2.2.3.2 厂区岩土工程条件及评价
- 7.2.2.4 水文气象
- 7.2.2.4.1 水文
- 7.2.2.4.2 气象
- 7.2.3 本标段工程范围
- 7.2.3.1 建筑部分(以下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此)
- 7.2.3.2 安装部分(以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
- 7.2.3.2.1 热力系统
- 7.2.3.2.2 燃料供应系统(以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
- 7.2.3.2.3 除灰系统(以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
- 7.2.3.2.4 化学水处理系统(以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
- 7.2.3.2.5 供水系统(以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
- 7.2.3.2.6 电气系统(以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
- 7.2.3.2.7 热工控制系统(以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
- 7.2.3.2.8 附属生产系统(以下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此内容)
- 7.2.4 电厂总体布置及主要系统简述
- 7.2.4.1 电厂与电力系统的连接
- 7.2.4.2 主机规范
- 7.2.4.2.1 锅炉
- 7.2.4.2.2 汽轮机
- 7.2.4.2.3 发电机
- 7.2.4.3 厂区总平面布置
- 7.2.4.3.1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
- 7.2.4.3.2 厂区竖向布置
- 7.2.4.3.3 管线及沟道布置
- 7.2.4.3.4 主厂房布置
- 7.2.4.3.5 汽机房布置
- 7.2.4.3.6 除氧煤仓框架布置
- 7.2.4.3.7 锅炉岛布置
- 7.2.4.4 燃料及烟风系统
- 7.2.4.4.1 燃料系统
- 7.2.4.4.2 烟风系统
- 7.2.4.4.3 床料系统
- 7.2.4.4.4 石灰石给料系统
- 7.2.4.4.5 锅炉点火助燃系统
- 7.2.4.5 热力系统
- 7.2.4.6 脱硝系统
- 7.2.4.7 除灰渣系统
- 7.2.4.7.1 除渣系统
- 7.2.4.7.2 除灰系统
- 7.2.4.7.3 石灰石粉库系统
- 7.2.4.7.4 煤泥输送系统
- 7.2.4.8 燃料运输系统
- 7.2.4.8.1 带式输送机系统
- 7.2.4.8.2 混煤设施
- 7.2.4.8.3 筛碎设备
- 7.2.4.9 电厂化学部分
- 7.2.4.9.1 水源及水质资料
- 7.2.4.9.2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 7.2.4.9.3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7.2.4.9.4 辅机冷却水处理系统
- 7.2.4.9.5 氢气系统
- 7.2.4.9.6 化学加药系统
- 7.2.4.9.7 汽水取样系统
- 7.2.4.9.8 化学废水处理系统
- 7.2.4.10 电气部分
- 7.2.4.10.1 电气主接线
- 7.2.4.10.2 厂用电接线
- 7.2.4.10.3 输煤系统及电除尘器控制
- 7.2.4.10.4 脱硫电气部分
- 7.2.4.10.5 事故保安电源和不停电电源
- 7.2.4.10.6 直流电系统及不间断电源
- 7.2.4.10.7 二次线、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
- 7.2.4.10.8 过电压保护及接地
- 7.2.4.10.9 照明和检修
- 7.2.4.11 热工自动化
- 7.2.4.12 供水部分
- 7.2.4.12.1 辅机冷却水系统
- 7.2.4.12.2 补给水系统
- 7.2.4.12.3 生产、生活给排水
- 7.2.4.12.4 回用水系统
- 7.2.4.12.5 煤水回用管道
- 7.2.4.13 脱硫系统
- 7.2.4.14 建筑结构
- 7.2.4.14.1 主厂房布置
- 7.2.4.14.2 土建结构
- 7.2.4.14.3 厂区防排洪设计
- 7.2.4.15 采暖与通风
- 7.2.4.15.1 采暖加热站
- 7.2.4.15.2 主厂房通风
- 7.2.4.15.3 汽机房及集控楼电气配电装置室通风
- 7.2.4.15.4 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空气调节系统
- 7.2.4.15.5 凝泵变频装置室通风
- 7.2.4.15.6 输煤系统采暖通风除尘
- 7.2.4.16 消防及火灾报警
- 7.2.4.16.1 本工程采用的消防系统
- 7.2.4.16.2 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 7.2.4.16.3 气体消防系统
- 7.2.4.16.4 泡沫灭火系统
- 7.2.4.16.5 火灾检测报警及消防控制系统
- 7.2.4.17 信息系统与安全防护
- 7.2.4.17.1 全厂管理信息系统(MIS)
- 7.2.4.17.2 全厂信息监控系统(SIS)
- 7.2.4.17.3 网络
- 7.2.4.17.4 全厂闭路电视系统及安防系统
- 7.2.4.17.5 信息安全防护
- 7.2.4.18 空冷系统
- 7.2.4.18.1 空冷系统的选择
- 7.2.4.18.2 直接空冷系统主要参数(单台300MW机组)
- 第8章 广西方元电力鹿寨热电联产2×350MW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8.1 编制依据
- 8.1.1 编制说明
- 8.1.2 技术规范及标准
- 8.1.2.1 国家法律法规
- 8.1.2.2 行业规程、规范、标准等
- 8.1.2.3 业主和地方
- 8.2 工程概况
- 8.2.1 概述
- 8.2.2 工程条件
- 8.2.2.1 总体条件
- 8.2.2.2 厂区总平面布置方案
- 8.2.2.3 主机规范
- 8.2.2.4 电气部分
- 8.2.2.5 仪表与控制部分
- 8.2.2.6 土建结构部分
- 8.2.2.7 建筑部分
- 8.2.2.8 电厂供水水源
- 8.2.2.9 自然通风冷却塔
- 8.3 施工现场平面规划
- 8.3.1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管理
- 8.3.1.1 施工总平面的管理
- 8.3.1.1.1 管理原则
- 8.3.1.1.2 公用设施的管理分工
- 8.3.1.2 总平面布置依据及原则
- 8.3.1.3 场地布置
- 8.3.2 临时施工道路
- 8.3.3 临时设施布置
- 8.3.3.1 现场办公区临建
- 8.3.3.2 设备库临建
- 8.3.3.3 职工生活区临时建筑
- 8.3.3.4 其他
- 8.3.4 排水
- 8.3.4.1 化粪池
- 8.3.4.2 隔油井
- 8.3.5 施工力能供应
- 8.3.5.1 供水
- 8.3.5.1.1 供水设计
- 8.3.5.1.2 水源布置
- 8.3.5.2 供气
- 8.3.5.2.1 氧气、乙炔、氩气等供应与布置
- 8.3.5.2.2 压缩空气供应与布置
- 8.3.5.3 施工临时用电供电设施布置
- 8.3.5.3.1 布置原则
- 8.3.5.3.2 本标范围内用电管理
- 8.3.5.3.3 本标用电负荷计算说明
- 8.3.5.3.4 安全保证措施
- 8.3.6 主要施工机械布置
- 8.3.6.1 建筑工程
- 8.3.6.2 安装工程
- 8.4 主要施工方案和措施
- 8.4.1 总体施工方案
- 8.4.1.1 总体施工组织
- 8.4.1.2 工期安排
- 8.4.1.3 机械布置方案
- 8.4.1.3.1 建筑工程
- 8.4.1.3.2 安装工程
- 8.4.2 建筑专业主要施工方案及措施
- 8.4.2.1 施工控制测量及放样
- 8.4.2.2 主厂房施工方案
- 8.4.2.2.1 基础开挖降水施工
- 8.4.2.2.2 桩基础承台施工
- 8.4.2.2.3 汽机基础施工
- 第3篇 600MW级机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国投哈密电厂660MW机组工程主体施工组织设计
- 1.1 主要施工方案
- 1.1.1 建筑专业施工方案
- 1.1.1.1 工程概况
- 1.1.1.2 编制依据
- 1.1.1.3 工程范围及内容
- 1.1.1.4 主要施工措施
- 1.1.1.5 施工管理方面
- 1.1.1.6 主要施工技术
- 1.1.1.7 施工控制测量及放样
- 1.1.1.8 主厂房施工方案
- 1.1.1.8.1 主厂房独立基础施工
- 1.1.1.8.2 汽机基础施工
- 1.1.1.8.3 除煤仓间框架施工
- 1.1.1.8.4 运转平台施工
- 1.1.1.8.5 钢屋架、钢煤斗、钢吊车梁制作
- 1.1.1.8.6 主厂房结构吊装方案
- 1.1.1.8.7 主厂房砌筑、金属保温墙板工程
- 1.1.1.8.8 集中控制室施工
- 1.1.1.9 除尘排烟系统建筑
- 1.1.1.9.1 除尘器基础
- 1.1.1.9.2 电除尘控制楼、引风机室的施工
- 1.1.1.9.3 烟囱工程施工方案
- 第2章 国电山东聊城电厂600MW机组土建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编制依据
- 2.2 工程概况
- 2.2.1 厂址位置
- 2.2.2 厂区自然条件
- 2.2.2.1 工程地质
- 2.2.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2.3 地震地质条件
- 2.2.2.3.1 地层及岩性特征
- 2.2.2.3.2 地震基本烈度
- 2.2.2.4 气象资料
- 2.2.2.4.1 气象条件
- 2.2.2.4.2 气象特征值
- 2.2.2.5 运输
- 2.2.2.5.1 公路运输
- 2.2.2.5.2 铁路运输
- 2.2.2.5.3 大件运输
- 2.2.3 工程范围
- 2.2.3.1 主体工程标段划分
- 2.2.3.1.1 B标段:4号机组安装主体工程
- 2.2.3.1.2 E标段:输煤系统建筑安装工程
- 2.2.3.2 各标段主要接口划分
- 2.2.3.2.1 建筑工程
- 2.2.3.2.2 安装工程
- 2.2.3.3 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 2.3 主要设备、系统介绍
- 2.3.1 建筑专业
- 2.3.2 锅炉专业
- 2.3.2.1 锅炉
- 2.3.2.2 锅炉主要附属设备
- 2.3.2.3 输煤主要辅机设备
- 2.3.2.4 燃烧制粉系统
- 2.3.2.5 烟风系统
- 2.3.2.6 燃料供应系统
- 2.3.2.7 除灰和除渣系统
- 2.3.3 汽机专业
- 2.3.3.1 汽轮机
- 2.3.3.2 汽机主要辅机设备
- 2.3.3.3 主汽、再热及旁路蒸汽系统
- 2.3.3.4 给水系统
- 2.3.3.5 凝结水系统
- 2.3.3.6 抽汽及加热器疏水系统
- 2.3.3.7 辅助蒸汽系统
- 2.3.3.8 辅机冷却水系统
- 2.3.3.9 化水处理系统
- 2.3.3.10 制氢系统
- 2.3.3.11 废水处理系统
- 2.3.3.12 厂外和厂内供水系统
- 2.3.4 电气专业
- 2.3.4.1 主变压器
- 2.3.4.2 电气主要辅机设备
- 2.3.4.3 电气系统
- 2.3.5 热控专业
- 2.4 主要工程量
- 2.4.1 建筑专业
- 2.4.2 锅炉专业
- 2.4.3 汽机专业
- 2.4.4 电气专业
- 2.4.5 热控专业
- 2.5 施工进度计划
- 2.5.1 施工进度安排
- 2.5.1.1 计划编制依据
- 2.5.1.2 主要工期安排
- 2.5.2 保证工期的措施
- 2.5.2.1 组织措施
- 2.5.2.2 技术措施
- 2.5.2.3 行政方法
- 2.5.2.4 质量保证措施
- 2.5.2.5 经济措施
- 2.5.2.6 资源保证措施
- 2.5.2.7 采用先进的进度计划管理技术
- 2.5.2.8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各方交流
- 2.6 施工总平面布置
- 2.6.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 2.6.2 施工区域布置
- 2.6.2.1 安装部分
- 2.6.2.2 建筑部分
- 2.6.2.3 公共部分
- 2.6.3 交通运输
- 2.6.4 临建设施
- 2.6.5 厂内消防
- 2.6.6 厂区排洪
- 2.7 力能供应
- 2.7.2 施工供水
- 2.7.3 施工供气
- 2.7.4 施工通信
- 2.8 主要施工方案及重大技术措施
- 2.8.1 大型机具布置
- 2.8.1.1 机具的选择
- 2.8.1.2 机具布置
- 2.8.1.3 龙门吊布置
- 2.8.2 建筑专业施工方案
- 2.8.2.1 总体施工方案
- 2.8.2.1.1 施工降排水
- 2.8.2.1.2 土方开挖
- 2.8.2.1.3 垫层施工
- 2.8.2.1.4 桩头处理
- 2.8.2.1.5 土方回填
- 2.8.2.2 翻车机室施工方案
- 2.8.2.2.1 翻车机室支护方案
- 2.8.2.2.2 施工顺序
- 2.8.2.2.3 主体结构施工
- 2.8.2.2.4 黏土砖砌体施工
- 2.8.2.2.5 铝合金门窗安装
- 2.8.2.2.6 抹灰施工
- 2.8.2.2.7 涂料施工
- 2.8.2.2.8 楼、地面工程
- 2.8.2.2.9 屋面施工
- 2.8.2.2.10 质量保证措施
- 第3章 华能伊敏电厂600MW机组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1 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
- 3.1.1 编制依据
- 3.1.2 执行的标准、规程、规范
- 3.2 工程概况及工程范围
- 3.2.1 工程概况
- 3.2.2 厂址条件
- 3.2.3 水文气象条件
- 3.2.4 交通运输条件
- 3.2.5 工程地质
- 3.3 本标段工程施工总体安排
- 3.3.1 施工总体程序
- 3.3.1.1 土建施工总体程序
- 3.3.1.2 锅炉安装施工总体程序
- 3.3.1.3 汽机专业施工总体程序
- 3.3.1.4 电气专业施工总体程序
- 3.3.1.5 热工专业施工总体程序
- 3.3.2 施工组织安排
- 3.3.3 施工总平面及临时设施布置方案
- 3.3.3.1 施工场地划分一览表
- 3.3.3.2 施工现场主要起重及垂直运输机械布置
- 3.3.3.2.1 主厂房吊装机械布置
- 3.3.3.2.2 锅炉吊装机械布置
- 3.3.3.2.3 电除尘吊装机械布置
- 3.3.3.2.4 锅炉设备组合场及置场起重机械布置
- 3.3.3.2.5 汽机设备置场及组合场起重机械布置
- 3.3.3.2.6 施工现场主要起重机械作业范围一览表
- 3.3.3.3 施工道路、临时围墙及对外通道
- 3.3.3.4 临时用地表
- 3.3.3.5 场地平整及排水方案
- 3.3.3.6 施工电源布置及管理维护方案
- 3.3.3.6.1 施工电源布置
- 3.3.3.6.2 施工供电方式
- 3.3.3.6.3 施工用电维护管理
- 3.3.3.7 施工水源布置及管理维护方案
- 3.3.3.7.1 施工水源用水量计算
- 3.3.3.7.2 施工水源的布置
- 3.3.3.7.3 供水管径计算
- 3.3.3.8 施工气体供应
- 3.3.3.9 临时供热及采暖
- 3.3.3.9.1 采暖热负荷计算
- 3.3.3.9.2 蒸汽管道管径计算
- 3.3.3.10 施工通信
- 3.3.4 季节性施工方案
- 3.3.4.1 当地气象概况
- 3.3.4.2 冬季施工措施
- 3.3.4.2.1 冬季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3.3.4.2.2 建筑专业冬季施工措施
- 3.3.4.2.3 锅炉专业冬季施工措施
- 3.3.4.2.4 汽机专业冬季施工措施
- 3.3.4.2.5 电气、热控专业冬季施工措施
- 3.3.4.2.6 焊接专业冬季施工方案
- 3.3.4.3 主厂房冬季临时采暖方案
- 3.4 施工组织机构
- 3.5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
- 3.5.1 施工人员进场计划
- 3.5.2 施工现场“五通一平”工作安排
- 3.5.3 生产、临时设施施工进度安排
- 3.5.4 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
- 3.6 土建专业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 3.6.1 概况综述
- 3.6.2 主厂房测量控制网布设方案
- 3.6.2.1 概述
- 3.6.2.2 高程控制测量
- 3.6.3 主厂房及锅炉间零米以下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案
- 3.6.3.1 工程控制概况及井点降水
- 3.6.3.2 土方工程
- 3.6.3.2.1 土方开挖
- 3.6.3.2.2 土方回填
- 第4章 大唐彬长发电厂2×600MW新建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 4.1 编制依据
- 4.2 工程概况
- 4.2.1 工程性质、规模和特点
- 4.2.2 交通运输条件
- 4.2.2.1 铁路
- 4.2.2.2 公路
- 4.2.3 厂区自然条件
- 4.2.3.1 厂址地理位置和地质条件
- 4.2.3.1.1 厂址地理位置
- 4.2.3.1.2 工程地质条件
- 4.2.3.1.3 水文地质条件
- 4.2.3.2 厂址水文气象条件
- 4.2.3.2.1 水文条件
- 4.2.3.2.2 气象条件
- 4.2.3.3 区域特征及施工配套条件
- 4.2.3.3.1 地方建材供应
- 4.2.3.3.2 加工配制能力
- 4.2.3.3.3 其他条件
- 4.2.4 设计概况
- 4.2.4.1 土建部分
- 4.2.4.1.1 地基处理
- 4.2.4.1.2 基础选型
- 4.2.4.1.3 厂区总平面
- 4.2.4.2 主厂房布置
- 4.2.4.3 主要设备及系统
- 4.2.4.3.1 主机
- 4.2.4.3.2 热力系统
- 4.2.4.3.2.1 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
- 4.2.4.3.2.2 给水系统
- 4.2.4.3.2.3 凝结水系统
- 4.2.4.3.2.4 辅汽系统
- 4.2.4.3.2.5 高、低压加热器疏水系统
- 4.2.4.3.2.6 冷却水系统
- 4.2.4.3.2.7 排汽系统
- 4.2.4.3.2.8 空冷系统抽真空系统
- 4.2.4.3.3 燃烧制粉系统
- 4.2.4.3.3.1 制粉系统
- 4.2.4.3.3.2 烟风系统
- 4.2.4.3.4 辅助设施
- 4.2.4.3.4.1 燃油设施
- 4.2.4.3.4.2 启动锅炉房
- 4.2.4.3.5 运煤专业
- 4.2.4.3.6 除灰渣系统
- 4.2.4.3.7 脱硫系统
- 4.2.4.3.8 电气系统
- 4.2.4.3.8.1 电气主接线
- 4.2.4.3.8.2 厂用电接线
- 4.2.4.3.8.3 二次系统
- 4.2.4.3.8.4 厂内通信
- 4.2.4.3.8.5 电缆
- 4.2.4.3.9 热控系统
- 4.2.4.3.9.1 控制方式及控制水平
- 4.2.4.3.9.2 热工自动化系统的配置
- 4.2.4.3.9.3 本期工程热工试验室按不承担检修任务设置。
- 4.2.4.3.10 供水系统
- 4.2.4.3.11 化水
- 4.3 工程总体部署
- 4.3.1 主要标段划分
- 4.3.2 工程建设管理模式
- 4.3.2.1 工程建设管理组织结构
- 4.3.2.2 各单位主要职责
- 4.3.3 工程建设总体目标
- 4.3.3.1 工程建设总体目标
- 4.3.3.2 安全文明施工和职业健康环境管理目标
- 4.3.3.2.1 安全文明施工方针
- 4.3.3.2.2 安全健康目标
- 4.3.3.2.3 文明施工目标
- 4.3.3.2.4 环境管理目标
- 4.3.3.2.5 进度控制目标
- 4.3.3.2.6 合同管理目标
- 4.3.3.2.7 技经管理目标
- 4.3.3.2.8 技术管理目标
- 4.3.3.2.9 总平面管理目标
- 4.3.3.2.10 设备和材料管理目标
- 4.3.3.2.11 信息档案管理目标
- 4.3.4 现场人力资源计划
- 4.3.5 主要施工机械配备计划
- 4.4 施工综合进度以及技术和物资供应计划
- 4.4.1 施工综合总进度计划
- 4.4.1.1 里程碑控制工期
- 4.4.1.2 总体工程施工综合进度计划
- 4.4.2 施工图纸交付计划
- 4.4.2.1 图纸交付原则
- 4.4.2.2 施工图纸交付计划
- 4.4.3 物资供应计划
- 4.4.3.1 主要设备供应计划
- 4.4.3.2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 第4篇 1000MW级火电机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华能金陵电厂二期2×1000MW工程2号机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 工程概况
- 1.1.1 编制依据
- 1.1.2 工程建设条件
- 1.1.2.1 工程简述
- 1.1.2.2 场区自然条件
- 1.1.2.2.1 水文气象条件
- 1.1.2.2.2 工程地址及评价
- 1.1.2.2.3 交通运输条件
- 1.1.3 工程设计及主要设备概况
- 1.1.3.1 工程规模
- 1.1.3.2 工程设计单位
- 1.1.3.3 工程建设依据
- 1.1.3.4 锅炉
- 1.1.3.5 汽轮机
- 1.1.3.6 发电机
- 1.1.4 主要工程量
- 1.1.4.1 热力系统
- 1.1.4.2 燃料供应系统
- 1.1.4.3 除灰系统
- 1.1.4.4 电气系统
- 1.1.4.5 热工控制系统
- 1.1.4.6 电厂化学
- 1.1.4.7 附属生产工程
- 1.1.4.9 分部试验、试运范围:按规程、规范要求进行分部试验、试运
- 1.2 施工组织机构
- 1.2.1 组织机构
- 1.2.2 劳动力计划
- 1.3 工程综合进度
- 1.3.2 施工网络进度计划
- 1.3.3 设计资料及图纸交付进度
- 1.3.4 主要设备材料供应计划
- 1.4 施工总平面布置
- 1.4.1 施工总平面布置
- 1.4.2 施工现场主要起重机械配备及布置
- 1.5 力能供应
- 1.5.1 施工电源布置及管理维护方案
- 1.5.1.1 施工电源布置
- 1.5.1.2 施工供电方式
- 1.5.1.3 施工用电维护管理
- 1.5.2 施工水源布置及管理维护方案
- 1.5.2.1 施工水源用水量计算
- 1.5.2.1.1 施工用水量
- 1.5.2.1.2 现场生活用水量
- 1.5.2.1.3 消防用水量
- 1.5.2.2 施工水源的布置
- 1.5.2.3 供水管径计算
- 1.5.2.4 施工水源维护管理
- 1.5.3 施工用气
- 1.5.4 施工通信
- 1.6 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
- 1.6.1 锅炉钢结构及大板梁吊装方案
- 1.6.1.1 工程概况
- 1.6.1.2 机具平面布置图
- 1.6.1.3 机具性能
- 1.6.1.4 锅炉钢结构吊装
- 1.6.1.4.1 机具布置
- 1.6.1.4.2 钢结构吊装顺序
- 1.6.1.4.3 钢结构吊装
- 1.6.1.4.4 锅炉大板梁吊装
- 1.6.1.4.5 钢构缓装件开口
- 第2章 平顶山第二发电厂一期2×1000MW机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编制依据
- 2.2 工程概况
- 2.2.1 厂址位置
- 2.2.2 厂区自然条件
- 2.2.2.1 建设场地
- 2.2.2.2 交通运输
- 2.2.2.3 气象条件
- 2.2.2.4 电厂水源
- 2.2.2.5 贮灰渣
- 2.2.2.6 设备大部件情况
- 2.2.3 工程范围
- 2.3 主要设备、系统介绍
- 2.3.1 锅炉专业
- 2.3.1.1 锅炉
- 2.3.1.2 制粉系统
- 2.3.1.3 烟风系统
- 2.3.1.3.1 一次风系统
- 2.3.1.3.2 二次风系统
- 2.3.1.3.3 烟气系统
- 2.3.1.4 锅炉点火及助燃油系统
- 2.3.1.5 空压机系统
- 2.3.1.6 燃油设施
- 2.3.1.7 灰渣系统
- 2.3.2 汽机专业
- 2.3.2.1 汽轮机
- 2.3.2.2 发电机
- 2.3.2.3 凝汽器
- 2.3.2.4 主要热力系统
- 2.3.2.4.1 主蒸汽、再热蒸汽及旁路系统
- 2.3.2.4.2 给水系统
- 2.3.2.4.3 抽汽系统
- 2.3.2.4.4 辅助蒸汽系统
- 2.3.2.4.5 凝结水系统
- 2.3.2.4.6 加热器疏水系统
- 2.3.2.4.7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 2.3.2.4.8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 2.3.2.4.9 凝汽器抽真空系统
- 2.3.3 电气专业
- 2.3.3.1 主变压器
- 2.3.3.2 高厂变
- 2.3.3.3 起备变
- 2.3.4 热控专业
- 2.3.4.1 集控室
- 2.3.4.2 工程师站
- 2.3.4.3 电子设备间
- 2.3.4.4 电缆桥架及电缆主通道
- 2.3.4.5 各辅助车间控制系统
- 2.4 主要工程量
- 2.5 施工进度计划
- 2.5.1 施工进度计划安排
- 2.5.1.1 施工安排说明
- 2.5.1.2 里程碑工期
- 2.5.1.3 施工进度表
- 2.5.2 保证工期的主要措施
- 2.5.2.1 组织措施
- 2.5.2.2 技术措施
- 2.5.2.3 行政方法
- 2.5.2.4 质量保证措施
- 2.5.2.5 经济措施
- 2.5.2.6 资源保证措施
- 2.5.2.7 采用先进的进度计划管理技术
- 2.5.2.8 做好季节性施工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 2.5.2.9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各方交流
- 2.5.3 赶工专项措施
- 2.5.3.1 总体赶工措施
- 2.5.3.2 受天气因素影响的赶工措施
- 2.5.3.3 受施工图纸交付使用推迟、安装需用的文件资料不足影响的赶工措施
- 2.5.3.4 受设备交货延期、交货顺序不合理、设备缺陷影响的赶工措施
- 2.5.3.5 受土建移交拖期的赶工措施
- 2.5.4 工程进度管理
- 2.5.4.1 工程进度管理机构
- 2.5.4.2 合同计划
- 2.5.4.3 施工计划
- 2.5.4.4 施工计划的更新
- 2.5.4.5 施工方法
- 2.5.4.6 施工方法及其更新的支持文件
- 2.5.4.7 修改进度计划
- 2.5.4.8 施工进度报告格式
- 2.5.4.8.1 周进度报告
- 2.5.4.8.2 月进度报告
- 2.5.4.8.3 年度报告
- 2.5.4.9 考核奖惩制度
- 2.5.5 P3E/C软件管理规划
- 2.5.5.1 进度计划管理机构设置
- 2.5.5.2 P3软件进度计划管理
- 2.5.5.3 计划编制管理程序
- 2.5.5.4 利用P3编制进度计划情况
- 2.5.5.5 P3进度计划控制
- 2.5.5.6 工程进度报告
- 2.6 施工总平面布置
- 2.6.1 施工总平面布置原则
- 2.6.1.1 施工总平面管理
- 2.6.1.1.1 管理原则
- 2.6.1.1.2 管理措施
- 2.6.1.1.3 管理分工
- 2.6.1.2 布置原则
- 2.6.2 施工区域布置
- 2.6.2.1 施工区域划分
- 2.6.2.1.1 安装部分
- 2.6.2.1.2 公共部分
- 2.6.2.1.3 主要建筑、安装交叉施工作业区
- 2.6.2.2 用地面积指标
- 2.6.3 交通运输
- 2.6.4 临建设施
- 2.6.4.1 生产及生活临时建筑
- 2.6.4.2 临时用地表
- 2.6.5 厂内消防
- 2.6.6 厂区排洪
- 2.7 力能供应
- 2.7.1 施工用电
- 2.7.2 施工供水
- 2.7.3 施工供气
- 2.7.4 施工通信
- 2.8 主要施工方案及重大技术措施
- 2.8.1 大型机具布置
- 2.8.1.1 主吊机具布置
- 2.8.1.2 龙门吊布置
- 2.8.2 锅炉专业施工方案
- 2.8.2.1 简述
- 2.8.2.2 锅炉施工机具及场地要求
- 2.8.2.2.1 机具的选择
- 2.8.2.2.2 机具布置介绍
- 2.8.2.2.3 锅炉安装前场地要求
- 2.8.2.3 钢结构安装
- 2.8.2.3.1 锅炉炉架安装
- 2.8.2.3.2 锅炉大板梁吊装
- 2.8.2.4 锅炉安装顺序
- 2.8.2.4.1 第一阶段:前期工作
- 2.8.2.4.2 第二阶段:前期工作完成后分三个作业面开始工作
- 2.8.2.4.2.1 炉前水冷系统作业面
- 2.8.2.4.2.2 炉后竖井作业面
- 2.8.2.4.2.3 顶部作业面安装
- 2.8.2.4.3 第三阶段
- 2.8.2.5 锅炉受热面安装
- 2.8.2.5.1 施工工序
- 2.8.2.5.2 施工方法
- 2.8.2.5.2.1 水冷系统安装
- 2.8.2.5.2.2 省煤器、低温过热器、低温再热器
- 2.8.2.5.2.3 顶棚过热器
- 2.8.2.5.2.4 包墙过热器
- 2.8.2.5.2.5 屏式过热器
- 2.8.2.5.2.6 高温过热器
- 2.8.2.5.2.7 高温再热器
- 2.8.2.5.2.8 分离器、贮水箱安装
- 2.8.2.6 锅炉整体水压试验
- 2.8.2.6.1 气压试验
- 2.8.2.6.2 锅炉上水
- 2.8.2.6.3 升压试验
- 2.8.2.6.4 锅炉保护
- 第3章 华电莱州电厂一期2×1000MW级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 3.1 编制依据
- 3.2 工程概况
- 3.2.1 电厂厂址及自然环境
- 3.2.1.1 工程规模
- 3.2.1.2 厂址及自然环境
- 3.2.1.2.1 厂址
- 3.2.1.2.2 燃料
- 3.2.1.2.3 水源
- 3.2.1.2.4 灰场
- 3.2.1.2.5 交通运输
- 3.2.1.2.6 地质条件
- 3.2.1.2.7 水文气象
- 3.2.2 工程规模及主要设备
- 3.2.2.1 工程规模
- 3.2.2.2 主设备简况
- 3.2.2.2.1 锅炉
- 3.2.2.2.2 汽轮机
- 3.2.2.2.3 发电机
- 3.2.3 厂区总平面布置
- 3.2.3.1 主厂房区定位及布置
- 3.2.3.2 脱硫设施布置
- 3.2.3.3 除灰设施布置
- 3.2.3.4 电气设施布置
- 3.2.3.5 主要水工设施布置
- 3.2.3.6 化学设施的布置
- 3.2.3.7 卸煤和输煤系统布置
- 3.2.3.8 其他辅助生产设施布置
- 3.2.3.9 厂区围墙及围墙内占地面积
- 3.2.3.10 电厂出入口的设置
- 3.2.4 厂区总布置指标
- 3.2.5 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 3.2.5.1 标段划分情况
- 3.2.5.1.1 标段划分原则
- 3.2.5.1.2 B标段
- 3.2.5.1.2.1 土建工程
- 3.2.5.1.2.2 安装工程
- 3.2.5.2 主要工程量清单
- 3.2.5.2.1 B标段土建主要工程量清单
- 3.2.5.2.2 B标段安装主要工程量清单
- 第4章 陕西府谷清水川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二期2×1000MW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 4.1 工程建设目标
- 4.1.1 总体目标
- 4.1.2 分项目标
- 4.1.2.1 工程进度目标
- 4.1.2.2 工程质量目标
- 4.1.2.2.1 建筑工程质量目标
- 4.1.2.2.2 安装工程质量目标
- 4.1.2.3 安全文明环境目标
- 4.1.2.3.1 安全目标
- 4.1.2.3.2 文明施工目标
- 4.1.2.3.3 环境保护目标
- 4.1.2.4 工程造价目标
- 4.1.2.5 实现“十个一次成功”
- 4.1.2.6 八个“零目标”
- 4.1.2.7 工程档案资料目标
- 4.2 编制依据
- 4.3 工程范围
- 4.3.1 工程概况
- 4.3.2 设计概况
- 4.3.2.1 厂区总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
- 4.3.2.1.1 厂区总平面布置
- 4.3.2.1.2 厂区竖向布置
- 4.3.2.2 主厂房布置
- 4.3.2.2.1 主厂房布置原则
- 4.3.2.2.2 汽机房布置
- 4.3.2.2.3 除氧框架布置
- 4.3.2.2.4 煤仓框架布置
- 4.3.2.2.5 锅炉布置及其尾部布置
- 4.3.2.3 电气部分
- 4.3.2.3.1 电气主接线
- 4.3.2.3.2 电工构筑物布置
- 4.3.2.3.3 主设备选型
- 4.3.2.3.3.1 主发电机
- 4.3.2.3.3.2 主变压器
- 4.3.2.4 热力系统
- 4.3.2.4.1 主蒸汽、再热蒸汽系统及旁路系统
- 4.3.2.4.2 抽汽系统
- 4.3.2.4.3 给水系统
- 4.3.2.4.4 凝结水系统
- 4.3.2.4.5 辅助蒸汽系统
- 4.3.2.4.6 加热器疏水系统
- 4.3.2.4.7 低压缸排汽系统
- 4.3.2.4.8 开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 4.3.2.4.9 闭式循环冷却水系统
- 4.3.2.5 燃烧系统
- 4.3.2.5.1 制粉系统
- 4.3.2.5.2 烟风系统
- 4.3.2.5.2.1 一次风系统
- 4.3.2.5.2.2 二次风系统
- 4.3.2.5.2.3 火焰检测冷却风系统
- 4.3.2.5.2.4 烟气系统
- 4.3.2.5.2.5 密封风系统
- 4.3.2.5.2.6 锅炉尾部防腐蚀
- 4.3.2.6 燃料运输系统
- 4.3.2.6.1 机组耗煤量
- 4.3.2.6.2 储煤场及煤场设施
- 4.3.2.6.3 厂内上煤系统
- 4.3.2.6.4 输煤辅助设施
- 4.3.2.7 除灰渣系统
- 4.3.2.7.1 除渣系统
- 4.3.2.7.2 除石子煤系统
- 4.3.2.7.3 除灰系统
- 4.3.2.7.4 除灰渣系统的供排水系统
- 4.3.2.8 贮灰场
- 4.3.2.9 供水系统
- 4.3.2.9.1 补给水系统
- 4.3.2.9.1.1 厂外补给水系统
- 4.3.2.9.1.2 厂内补给水系统
- 4.3.2.9.2 主机空冷系统
- 4.3.2.9.3 辅机循环冷却水系统
- 4.3.2.9.4 生产、生活给排水
- 4.3.2.9.4.1 生产、生活给水系统
- 4.3.2.9.4.2 排水系统
- 4.3.2.9.5 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
- 4.3.2.9.5.1 生活污水处理
- 4.3.2.9.5.2 工业废水处理
- 4.3.2.9.6 消防系统
- 4.3.2.10 化学水处理系统
- 4.3.2.10.1 水源及水质
- 4.3.2.10.2 锅炉补给水处理系统
- 4.3.2.10.3 辅机循环水处理系统
- 4.3.2.10.4 凝结水精处理系统
- 4.3.2.10.5 化学加药系统
- 4.3.2.10.6 汽水取样监测系统
- 4.3.2.10.7 化学废水集中处理系统
- 4.3.2.10.8 制氢系统
- 4.3.2.10.9 脱硝还原剂贮存供给系统
- 4.3.2.11 热工控制
- 4.3.2.11.1 控制方式
- 4.3.2.11.2 控制系统的配置与功能
- 4.3.2.11.3 控制室布置
- 4.3.2.12 烟气脱硫系统
- 4.3.2.13 烟气脱硝
- 4.3.3 标段划分及主要工程量
- 4.3.3.1 标段划分
- 4.3.3.2 各标段界限划分
- 4.3.3.2.1 安装与土建接口
- 4.3.3.2.2 安装与安装接口
- 4.3.3.2.3 其他
- 4.3.3.3 主要工程量
- 4.3.3.4 供货范围
- 4.3.3.4.1 本工程设备、材料供应方式
- 4.3.3.4.1.1 设备
- 4.3.3.4.1.2 材料
- 4.3.3.4.2 业主供应材料的使用
- 第5章 陕西府谷清水川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二期2×1000MW工程主厂房及空冷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 5.1 工程概况
- 5.1.1 总体简介
- 5.1.2 工程特点
- 5.1.2.1 地基处理与基础
- 5.1.2.2 主厂房建筑特点
- 5.1.2.3 其他生产建筑物建筑特点
- 5.1.2.4 主厂房结构特点
- 5.1.2.5 其他主要生产建(构)筑物结构特点
- 5.1.2.6 本标工程的施工特点
- 5.1.3 施工范围
- 5.1.3.1 本标合同范围
- 5.1.3.2 本标合同主要内容
- 5.1.3.3 施工接口
- 5.1.4 自然及现场条件
- 5.1.4.1 厂址自然条件
- 5.1.4.2 交通运输
- 5.1.4.3 现场条件
- 5.1.5 主要工程实物量
- 5.2 施工组织机构
- 5.2.1 施工管理机构
- 5.2.2 施工组织管理机构与公司的关系
- 5.2.3 专业施工队任务划分
- 5.3 工程质量、进度、环境及职业健康安全目标
- 5.3.1 质量目标
- 5.3.2 进度目标
- 5.3.3 环保目标
- 5.3.4 安全施工目标
- 5.3.5 文明施工目标
- 5.4 施工部署
- 5.4.1 开工次序安排
- 5.4.2 施工准备
- 5.4.3 主要工程部位的交叉施工
- 5.4.3.1 主厂房基础阶段的工序安排
- 5.4.3.2 汽机间吊车梁轨道安装的工序安排
- 5.4.3.3 集控楼的工序安排
- 5.4.3.4 配合安装阶段的土建工序安排
- 5.4.4 主要部位流水作业安排
- 5.4.5 主要机械和施工方法选择
- 5.5 特殊施工措施
- 5.5.1 清水混凝土施工
- 5.5.1.1 应用部位
- 5.5.1.2 清水混凝土质量验收标准
- 5.5.1.3 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 5.5.1.4 清水混凝土养护
- 5.5.1.5 施工缝的留设
- 5.5.1.6 清水混凝土的成品保护
- 第6章 陕西府谷清水川煤电一体化项目电厂二期2×1000MW机组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6.1 工程概况及施工范围
- 6.1.1 工程概况
- 6.1.1.1 概述
- 6.1.1.2 与老厂的关联衔接
- 6.1.1.3 现场自然条件
- 6.1.1.3.1 工程地质
- 6.1.1.3.2 抗震设计参数
- 6.1.1.3.3 水文气象
- 6.1.1.3.4 交通运输
- 6.1.1.3.4.1 铁路
- 6.1.1.3.4.2 公路
- 6.1.1.4 施工现场条件
- 6.1.1.4.1 施工区域布置
- 6.1.1.4.2 生活区域布置
- 6.1.1.4.3 施工用电
- 6.1.1.4.4 施工用水
- 6.1.1.4.5 道路运输
- 6.1.1.5 工期要求
- 6.1.1.6 本工程三大主机设备
- 6.1.1.6.1 锅炉
- 6.1.1.6.2 汽轮机
- 6.1.1.6.3 发电机
- 6.1.2 编制依据
- 6.1.3 本标段施工范围
- 6.1.3.3 单体调试
- 6.1.3.4 C标段施工接口
- 6.2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及劳动力计划
- 6.2.1 本工程的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设置
- 6.2.2 管理职责
- 6.2.2.1 决策层
- 6.2.2.1.1 项目经理
- 6.2.2.1.2 项目副经理
- 6.2.2.1.3 项目总工程师
- 6.2.2.2 管理层
- 6.2.2.2.1 工程管理部
- 6.2.2.2.2 安全保卫部
- 6.2.2.2.3 质量管理部
- 6.2.2.2.4 经营管理部
- 6.2.2.2.5 物资管理部
- 第5篇 核电站常规岛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常规岛及BOP土建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1.1 编制依据
- 1.1.1 编制说明
- 1.1.2 编制依据
- 1.1.3 参考文件
- 1.2 工程简况
- 1.2.1 工程概况
- 1.2.2 工程范围
- 1.2.3 汽机厂房设计描述
- 1.2.3.1 建筑设计
- 1.2.3.2 地基基础设计
- 1.2.3.3 结构设计
- 1.2.3.4 主变压器及辅助变压器区建构筑物(TA)
- 1.2.3.5 树脂再生间(MP)
- 1.2.3.6 润滑油输送站(MO)
- 1.2.4 BOP建筑物和构筑物
- 1.2.4.1 联合泵站(PX)
- 1.2.4.2 廊道
- 1.2.4.3 污水系统油分离器(FS)
- 1.2.4.4 泵站辅助建筑(PS)
- 1.2.4.5 汽机事故排油坑(FF)
- 1.2.4.6 备用变压器平台(TX)
- 1.2.4.7 公共气体储存区(ZA)
- 1.2.5 环境特征
- 1.2.5.1 水文气象情况
- 1.2.5.2 施工条件
- 1.3 管理目标
- 1.3.1 项目质量目标及指标
- 1.3.1.1 质量管理目标
- 1.3.2 施工进度管理目标
- 1.3.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 1.3.3.1 本工程安健环目标
- 1.3.3.2 过程指标控制
- 1.3.4 环境管理目标
- 1.4 施工组织机构及岗位职责
- 1.4.1 施工组织机构
- 1.4.2 岗位职责和分工权限
- 1.4.3 主要管理人员、技术人员
- 1.5 工程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 1.5.1 土建施工三级进度计划
- 1.5.1.1 进度计划编制的原则
- 1.5.1.2 土建三级进度里程碑控制计划
- 1.5.1.3 “星级里程碑控制点”工期及违约罚款表
- 1.5.1.4 土建施工三级进度计划
- 1.5.1.5 土建三级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 1.5.1.5.1 编制依据
- 1.5.1.5.2 常规岛汽机厂房施工重点和关键路径
- 1.5.1.5.3 常规岛3MX施工进度计划摘要
- 1.5.1.5.4 常规岛4MX施工进度计划摘要
- 1.5.1.5.5 常规岛汽机厂房各附属建筑施工顺序及进度计划摘要
- 1.5.1.5.6 联合泵房(PX)施工重点和进度计划摘要
- 1.5.1.5.7 其他BOP工程施工安排说明和进度摘要
- 1.5.2 进度计划管理的组织机构
- 1.5.2.1 计划管理组织机构图
- 1.5.2.2 进度管理职责与分工
- 1.5.3 进度计划管理制度
- 1.5.3.1 定义
- 1.5.3.2 目的
- 1.5.3.3 适用范围
- 1.5.3.4 引用文件
- 1.5.3.5 责任
- 1.5.3.6 职责
- 1.5.3.7 总则
- 1.5.3.8 计划的编制
- 1.5.3.9 工程进度计划控制
- 第2章 辽宁红沿河核电站一期工程常规岛安装项目施工组织设计
- 2.1 工程概述
- 2.1.1 编制说明
- 2.1.2 编制依据
- 2.1.3 工程概况
- 2.1.4 常规岛安装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 2.1.4.1 工程范围概述
- 2.1.4.2 实体接口原则
- 2.1.4.3 主要工程量
- 2.1.5 上游供应条件
- 2.1.5.1 工程图纸、文件供应
- 2.1.5.2 设备、材料及专用工机具供应
- 2.1.5.3 房间移交
- 2.1.6 工程承(分)包方式
- 2.1.7 工程的安全、质量、进度控制指标
- 2.1.7.1 安全控制与安全管理指标
- 2.1.7.2 质量目标与质量控制指标
- 2.1.7.3 进度控制总体目标
- 2.1.8 工程特点、重点与难点分析
- 2.1.8.1 核电工程施工标准高
- 2.1.8.2 标段多,接口多,增加协调难度
- 2.1.8.3 施工难度大的施工项目
- 2.1.8.3.1 汽轮机安装调整难点分析
- 2.1.8.3.2 对轮找中心难点分析
- 2.1.8.4 技术管理难点
- 2.1.8.5 物资管理难点
- 2.1.8.6 现场条件
- 2.1.9 本工程采用的法规、规范及标准
- 2.1.10 附录
- 2.2 组织机构、人力动员与培训授权管理
- 2.2.1 组织机构及职责描述
- 2.2.1.1 综述
- 2.2.1.2 组织管理模式及原则
- 2.2.1.3 分公司组织机构(配组织机构图)
- 2.2.1.4 决策层职责
- 2.2.1.5 管理层部门组织机构及职责
- 2.2.1.6 专业施工处组织机构与职责
- 2.2.2 分公司人力动员
- 2.2.2.1 编制说明
- 2.2.2.2 人力需求计划曲线图
- 2.2.2.3 人员进场管理
- 2.2.2.4 人员聘用管理
- 2.2.2.5 劳务用工管理
- 第3章 海阳核电厂一期工程2号常规岛施工组织总设计
- 3.1 编制原则与依据
- 3.1.1 编制目的
- 3.1.2 适用范围
- 3.1.3 编制原则
- 3.1.4 编制依据
- 3.2 工程概况
- 3.2.1 现场条件
- 3.2.2 本标段工程范围
- 3.2.2.1 标段划分
- 3.2.2.2 施工范围
- 3.2.2.2.1 建筑工程
- 3.2.2.2.2 安装工程
- 3.2.2.3 合同范围边界划分
- 3.3 组织机构
- 3.4 施工总平面布置
- 3.4.1 施工平面布置规划
- 3.4.2 生产、生活临建布置及说明
- 3.4.2.1 办公区和生活区
- 3.4.2.2 临建区一布置
- 3.4.2.3 临建区二布置
- 3.4.2.4 临建区三布置
- 3.4.2.5 临建区四布置
- 3.4.2.6 钢结构、管道预制加工区域
- 3.4.2.7 各临建区建筑做法
- 3.4.2.7.1 A类建筑
- 3.4.2.7.2 B类建筑
- 3.4.2.7.3 C类建筑
- 3.4.2.7.4 仓库地坪做法
- 3.4.2.7.5 室外堆场
- 3.4.2.8 道路规划
- 3.4.2.8.1 主通道
- 3.4.2.8.2 次通道
- 3.4.2.8.3 道路做法
- 3.4.2.9 排水方案
- 3.4.2.10 其他设施规划
- 3.4.2.10.1 布置位置及说明
- 3.4.2.10.2 建筑说明
- 3.4.2.11 施工临建设施表
- 3.4.3 力能布置
- 3.4.3.1 用水量计算
- 3.4.3.1.1 主厂房区生产用水
- 3.4.3.1.2 临建区三(1)和临建区四
- 3.4.3.1.2.1 施工机械用水量计算
- 3.4.3.1.2.2 施工用水母管管径计算
- 3.4.3.1.2.3 区内消防用水量
- 3.4.3.2 施工消防
- 3.4.3.3 供电规划方案
- 3.4.3.3.1 概述
- 3.4.3.3.2 负荷状况分析及电源布置
- 3.4.3.3.3 应急供电
- 3.4.3.3.4 照明布置
- 3.4.3.3.5 接地与防雷保护
- 3.4.3.3.6 施工电源管理组织机构
- 3.4.3.4 施工通信
- 3.4.4 机具布置
- 3.4.4.1 建筑专业
- 3.4.4.1.1 主厂房主吊机械
- 3.4.4.1.2 其他机械
- 3.4.4.2 安装专业
- 3.4.4.3 龙门吊布置
- 3.4.4.4 现场施工区
- 3.5 工程计划
- 3.6 专题施工方案
- 3.6.1 汽轮发电机组基座施工
- 3.6.1.1 汽机基础底板施工方案
- 3.6.1.1.1 概述
- 第6篇 水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论
- 第1章 概述
- 1.1 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特点
- 1.2 设计程序及内容
- 1.2.1 设计程序
- 1.2.2 预可行性研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和要求
- 1.2.3 可行性研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和要求
- 1.2.4 其他阶段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内容和要求
- 1.3 设计工作步骤
- 第2章 施工导流
- 2.1 导流标准
- 2.1.1 导流建筑物级别
- 2.1.2 洪水设计标准
- 2.1.3 过水围堰设计标准
- 2.1.4 坝体施工期临时度汛洪水设计标准
- 2.1.5 导流泄水建筑物封堵后坝体的度汛洪水标准
- 2.1.6 截流设计标准
- 2.1.7 导流泄水建筑物下闸、封堵设计标准
- 2.1.8 水库蓄水标准
- 2.1.9 施工期通航标准
- 2.2 导流方式和导流方案
- 2.2.1 导流方式
- 2.2.1.1 导流方式分类
- 2.2.1.2 导流方式选择
- 2.2.2 导流分期
- 2.2.3 导流方案和导流程序
- 2.3 导流泄水建筑物设计及水力学计算
- 2.3.1 导流泄水建筑物设计
- 2.3.1.1 导流明渠
- 2.3.1.2 导流隧洞
- 2.3.1.3 导流底孔
- 2.3.1.4 导流涵管(洞)
- 2.3.1.5 导流缺口
- 2.3.2 导流水力学计算及模型试验
- 2.3.2.1 束窄河床导流水力学计算
- 2.3.2.2 导流明渠水力计算
- 2.3.2.3 坝体缺口水力学计算
- 2.3.2.4 导流隧洞水力计算
- 2.3.2.5 水力学模型试验
- 2.4 围堰设计
- 2.4.1 围堰常用型式
- 2.4.2 围堰布置和堰顶高程
- 2.4.2.1 围堰布置
- 2.4.2.2 堰顶高程设计与计算
- 2.4.3 土石不过水围堰设计与稳定计算
- 2.4.3.1 断面设计参数与构造要求
- 2.4.3.2 渗流计算
- 2.4.3.3 稳定计算
- 2.4.4 重力式混凝土围堰设计与稳定计算
- 2.4.4.1 基本体型及构造
- 2.4.4.2 混凝土围堰稳定计算
- 2.4.5 拱形混凝土围堰及浆砌石围堰
- 2.4.6 过水围堰设计与稳定计算
- 2.4.6.1 结构型式
- 2.4.6.2 土石过水围堰水力学及结构计算
- 2.4.6.3 土石过水围堰防护设计
- 2.4.7 围堰基础处理设计
- 2.4.7.1 覆盖层基础处理
- 2.4.7.2 岩石基础处理
- 2.5 截流
- 2.5.1 截流方式选择
- 2.5.2 截流设计一般规定
- 2.5.3 截流水力学计算
- 2.6 基坑排水
- 2.6.1 排水量计算
- 2.6.1.1 初期排水
- 2.6.1.2 经常性排水
- 2.6.1.3 基坑过水后排水
- 2.6.1.4 小时排水量
- 2.6.2 排水设备选择及布置
- 2.6.2.1 排水设备选择
- 2.6.2.2 排水布置
- 2.7 下闸蓄水及下游供水
- 2.7.1 下闸
- 2.7.2 蓄水
- 2.7.3 蓄水期下游供水
- 2.8 施工期通航
- 2.8.1 通航方式
- 2.8.2 通航要求
- 第3章 施工技术
- 3.1 土石方明挖
- 3.1.1 一般原则
- 3.1.2 施工程序与进度
- 3.1.2.1 开挖程序
- 3.1.2.2 施工进度
- 3.1.3 土方开挖
- 3.1.3.1 边坡和建基面基础开挖
- 3.1.3.2 坑槽开挖
- 3.1.3.3 临时支护
- 3.1.4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
- 3.1.4.1 爆破方法
- 3.1.4.2 岸坡开挖
- 3.1.4.3 建基面开挖
- 3.1.4.4 开挖防护措施
- 3.1.5 水下开挖及河道疏浚
- 3.1.5.1 水下岩坎拆除及出渣
- 3.1.5.2 河道疏浚
- 3.1.6 爆破设计与爆破安全
- 3.1.6.1 爆破设计
- 3.1.6.2 爆破安全
- 3.1.7 开挖设备选择
- 3.1.7.1 钻孔机械
- 3.1.7.2 挖装机械
- 3.1.7.3 自卸汽车
- 3.1.7.4 开挖设备配套
- 3.2 地下工程施工
- 3.2.1 一般原则及要求
- 3.2.2 隧洞工程施工
- 3.2.2.1 施工方案选择
- 3.2.2.2 钻爆法施工支洞布置
- 3.2.2.3 钻爆法开挖方式及程序
- 3.2.2.4 钻孔爆破
- 3.2.2.5 装渣与出渣
- 3.2.2.6 通风与除尘
- 3.2.2.7 安全支护
- 3.2.2.8 不良地质地段施工
- 3.2.2.9 掘进机开挖
- 3.2.2.10 水下岩塞爆破
- 3.2.2.11 混凝土衬砌施工
- 3.2.3 竖井、斜井工程施工
- 3.2.3.1 施工方案与施工支洞布置
- 3.2.3.2 导井开挖及扩大开挖
- 3.2.3.3 混凝土衬砌施工
- 3.2.4 地下厂房洞室群施工
- 3.2.4.1 施工通道规划
- 3.2.4.2 地下洞室群开挖和支护
- 3.2.4.3 地下厂房混凝土施工
- 3.3 碾压式土石坝施工
- 3.3.1 施工特点
- 3.3.2 筑坝材料料源规划、开采及加工
- 3.3.2.1 筑坝材料
- 3.3.2.2 料源规划
- 3.3.2.3 土石方平衡规划
- 3.3.2.4 筑坝材料开采、加工
- 3.3.3 坝体施工
- 3.3.3.1 填筑运输道路布置
- 3.3.3.2 土石坝坝体施工方法
- 3.3.3.3 面板堆石坝施工
- 3.3.3.4 沥青混凝土坝施工
- 3.3.3.5 土工膜防渗土石坝施工
- 3.3.4 施工机械设备选择
- 3.4 混凝土工程施工
- 3.4.1 混凝土原材料选择及配合比
- 3.4.1.1 混凝土骨料料源选择与开采
- 3.4.1.2 混凝土原材料性能要求
- 3.4.1.3 混凝土配合比及性能
- 3.4.2 混凝土施工
- 3.4.2.1 混凝土浇筑方案选择原则
- 3.4.2.2 混凝土施工程序、进度形象及强度指标
- 3.4.2.3 常用混凝土运输、入仓方式
- 3.4.2.4 混凝土施工设备布置
- 3.4.2.5 混凝土施工工艺
- 3.4.2.6 混凝土施工主要设备及参数
- 3.4.3 混凝土温度控制
- 3.4.3.1 分缝分块型式
- 3.4.3.2 温度控制标准
- 3.4.3.3 温度计算
- 3.4.3.4 温度应力及控制标准
- 3.4.3.5 混凝土温度控制防裂措施
- 3.4.4 接缝灌浆
- 3.4.4.1 灌浆条件
- 3.4.4.2 灌浆工艺及要求
- 3.4.4.3 接缝灌浆质量检査
- 3.5 地基处理
- 3.5.1 地基处理工程的分类及施工一般要求
- 3.5.1.1 地基处理工程分类
- 3.5.1.2 地基处理施工一般要求
- 3.5.2 水泥灌浆
- 3.5.2.1 灌浆材料
- 3.5.2.2 坝基岩体固结、帷幕灌浆
- 3.5.2.3 隧洞灌浆
- 3.5.2.4 砂砾石地基灌浆
- 3.5.3 高喷灌浆
- 3.5.4 混凝土防渗墙
- 3.5.4.1 施工工序及方法
- 3.5.4.2 施工设备
- 3.5.5 振冲
- 3.6 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安装
- 3.6.1 机电设备与金属结构运输
- 3.6.1.1 金属结构运输
- 3.6.1.2 机电设备运输
- 3.6.1.3 运输车辆
- 3.6.1.4 设备装卸
- 3.6.2 金属结构和机电设备安装
- 3.6.2.1 机电及金属结构起重吊装设备选择
- 3.6.2.2 金属结构安装
- 3.6.2.3 机电设备安装
- 3.6.3 机组启动试运行试验
- 3.6.3.1 常规水电机组启动试运行试验
- 3.6.3.2 抽水蓄能电站机组启动试运行
- 第4章 施工交通
- 4.1 对外交通
- 4.1.1 对外交通规划设计步骤
- 4.1.2 运输量、运输强度确定
- 4.1.2.1 运输量的组成
- 4.1.2.2 运输量计算
- 4.1.2.3 外来物资运输强度
- 4.1.3 对外交通运输方式及规划设计
- 4.1.3.1 对外交通运输方式选择
- 4.1.3.2 公路运输线路等级
- 4.1.3.3 对外公路运输规划设计
- 4.1.3.4 转运站规划设计
- 4.2 场内交通
- 4.2.1 场内运输方式选择
- 4.2.2 场内公路规划设计
- 4.2.2.1 场内交通规划原则
- 4.2.2.2 场内公路分类及等级
- 4.2.2.3 场内公路技术指标要求
- 第5章 施工工厂设施
- 5.1 施工工厂设施组成
- 5.2 砂石加工系统
- 5.2.1 系统总体布置
- 5.2.2 系统规模
- 5.2.3 流程设计
- 5.2.3.1 流程设计原则
- 5.2.3.2 典型流程
- 5.2.3.3 流程计算
- 5.2.4 主要设备选型
- 5.2.5 车间、设施配置要点
- 5.3 混凝土生产系统
- 5.3.1 混凝土生产系统总体布置
- 5.3.1.1 系统设置方式
- 5.3.1.2 系统位置的选择
- 5.3.2 混凝土生产系统规模
- 5.3.3 混凝土生产系统工艺流程与设备选型
- 5.3.3.1 工艺流程设计
- 5.3.3.2 主要设备选用
- 5.3.4 混凝土系统车间、设施布置
- 5.4 综合加工厂及机械修配厂
- 5.4.1 综合加工厂
- 5.4.1.1 混凝土预制厂
- 5.4.1.2 钢筋加工厂
- 5.4.1.3 木材加工厂
- 5.4.2 钢管加工厂、修配厂及其他
- 5.5 混凝土预冷、预热系统
- 5.5.1 混凝土预冷系统设计
- 5.5.1.1 预冷系统生产规模
- 5.5.1.2 混凝土预冷方式及预冷工艺
- 5.5.1.3 制冷系统布置及主要设备选择
- 5.5.2 混凝土预热系统设计
- 5.6 施工供风、供电、供水系统
- 5.6.1 施工供风
- 5.6.1.1 供气方式
- 5.6.1.2 压缩空气需用量计算
- 5.6.1.3 压缩空气站布置及供风设备
- 5.6.2 施工供电
- 5.6.2.1 施工用电负荷及用电量计算
- 5.6.2.2 施工用电方式选择
- 5.6.2.3 施工变电设计
- 5.6.3 施工给水
- 5.6.3.1 施工用水量及水质、水压要求
- 5.6.3.2 施工给水系统规划
- 第6章 施工总布置
- 6.1 总布置规划原则
- 6.2 施工分区规划
- 6.2.1 施工总布置分区
- 6.2.2 分区规划原则
- 6.2.3 总布置规划总体方式
- 6.2.4 分区布置
- 6.2.4.1 主体工程施工区
- 6.2.4.2 施工工厂区
- 6.2.4.3 当地建材开采和加工区
- 6.2.4.4 储运系统
- 6.2.4.5 大型设备和金属结构安装场地
- 6.2.4.6 工程存、弃渣料堆放区
- 6.2.4.7 建设管理区
- 6.2.4.8 施工管理及生活区
- 6.3 施工占地、建筑面积确定
- 6.3.1 管理、生活区占地、建筑面积
- 6.3.2 转运站综合指标
- 6.3.4 施工工厂设施面积估算
- 第7章 施工总进度
- 7.1 水电工程建设阶段划分
- 7.2 施工总进度编制原则
- 7.3 单项工程进度安排
- 7.3.1 临建设施施工进度
- 7.3.2 导流工程施工进度
- 7.3.3 土石方明挖工程施工进度
- 7.3.4 地基处理工程施工进度
- 7.3.5 混凝土工程施工进度
- 7.3.6 碾压式土石坝工程施工进度
- 7.3.7 地下工程施工进度
- 7.4 施工资源供应
- 第7篇 生物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国能邳州生物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 工程概况
- 1.1.1 编制依据
- 1.1.2 工程概述
- 1.1.2.1 工程简况
- 1.1.2.2 现场自然条件
- 1.1.2.2.1 厂址地理位置
- 1.1.2.2.2 厂址自然条件
- 1.1.2.2.3 厂址周围环境
- 1.1.2.2.4 交通运输条件
- 1.1.2.2.5 电厂水源
- 1.1.2.2.6 燃料运输
- 1.1.2.3 主要技术原则
- 1.1.2.3.1 主机设备简介
- 1.1.2.3.2 主要技术原则
- 1.1.3 施工范围及主要工作量
- 1.1.3.1 施工范围
- 1.1.3.2 主要施工工作量
- 1.1.3.2.1 建筑专业
- 1.1.3.2.2 锅炉专业
- 1.1.3.2.3 汽机专业
- 1.1.3.2.4 电气专业
- 1.1.3.2.5 热控专业
- 1.2 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力计划
- 1.2.1 施工组织机构
- 1.2.2 施工劳力计划
- 1.3 施工进度计划
- 1.3.1 里程碑进度计划
- 1.3.2 施工综合进度计划
- 1.3.3 保证进度计划的主要措施
- 第2章 国能蒙城生物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工程概况
- 2.1.1 编制依据
- 2.1.2 工程概述
- 2.1.2.1 工程简况
- 2.1.2.2 现场自然条件
- 2.1.2.2.1 厂址地理位置
- 2.1.2.2.2 厂址自然条件
- 2.1.2.2.3 厂址周围环境
- 2.1.2.2.4 交通运输条件
- 2.1.2.2.5 电厂水源
- 2.1.2.2.6 燃料运输
- 2.1.2.3 主要技术原则
- 2.1.2.3.1 主机设备简介
- 2.1.2.3.1.1 锅炉
- 2.1.2.3.1.2 汽轮机
- 2.1.2.3.1.3 发电机
- 2.1.2.3.2 主要技术原则
- 2.1.2.3.2.1 厂区总体布局
- 2.1.2.3.2.2 专业系统简介
- 2.1.3 施工范围及主要工作量
- 2.1.3.1 施工范围
- 2.1.3.2 主要施工工作量
- 2.1.3.2.1 建筑专业
- 2.1.3.2.2 锅炉专业
- 2.1.3.2.3 汽机专业
- 2.1.3.2.4 电气专业
- 2.1.3.2.5 热控专业
- 2.2 施工组织机构及劳力计划
- 2.2.1 施工组织机构
- 2.2.2 施工劳力计划
- 2.3 施工进度计划
- 2.3.1 里程碑进度计划
- 2.3.2 施工综合进度计划
- 2.3.3 保证进度计划的主要措施
- 2.4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力能供应
- 2.4.1 施工总平面布置
- 2.4.1.1 临时设施布置
- 2.4.1.1.1 场地布置依据
- 2.4.1.1.2 场地布置原则
- 2.4.1.2 临时设施用地表
- 2.4.1.3 施工总平面管理及要求
- 2.4.1.3.1 总平面管理
- 2.4.1.3.2 管理原则
- 2.4.1.3.3 公用设施的管理分工
- 2.4.2 施工力能供应
- 2.4.2.1 施工用电
- 2.4.2.2 施工用水
- 2.4.2.2.1 用水量计算
- 2.4.2.2.2 管网布置
- 2.4.2.3 施工用气
- 2.4.2.3.1 氧气、乙炔、氩气供应
- 2.4.2.3.2 压缩空气的供应
- 2.4.2.4 施工通信
- 2.5 工程施工主要方案
- 2.5.1 主要施工机械布置方案
- 2.5.2 大件设备的现场卸车及吊装方案
- 2.5.2.1 大件设备的现场卸车及吊装方案
- 2.5.2.1.1 发电机定子
- 2.5.2.1.2 汽包
- 2.5.2.1.2.1 卸车方案
- 2.5.2.1.2.2 吊装方案
- 2.5.2.2 用于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机械装备计划表
- 第8篇 风电场工程和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中电莱芜风电场一期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 1.1 工程概况
- 1.1.1 编制依据
- 1.1.2 工程概述
- 1.1.2.1 概述
- 1.1.2.2 工程地点
- 1.2 施工范围
- 1.3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计划
- 1.3.1 组织机构
- 1.3.2 人力计划
- 1.4 工程管理目标
- 1.4.1 工程施工进度里程碑计划目标
- 1.4.2 工程质量管理目标
- 1.4.2.1 总体质量目标
- 1.4.2.2 主要质量目标指标
- 1.4.2.3 机组启动试运行主要目标
- 1.4.3 安全管理目标
- 1.4.4 文明施工目标
- 1.5 施工总平面布置
- 1.5.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 1.5.1.1 施工现场场地布置
- 1.5.1.1.1 场地布置依据
- 1.5.1.1.2 场地布置原则
- 1.5.1.1.3 施工现场临建布置
- 1.5.1.1.4 施工道路
- 1.5.1.1.5 施工生活区
- 1.5.1.2 总平面管理
- 1.5.1.2.1 管理原则
- 1.5.1.2.2 公用设施的管理分工
- 1.5.2 临时用地表
- 1.6 施工力能供应
- 1.6.1 施工用水
- 1.6.2 施工电源
- 1.6.3 施工用气
- 1.6.4 施工通信
- 1.6.5 消防与保卫
- 1.6.6 施工照明
- 1.6.7 施工排水
- 1.6.8 文物、化石处理
- 1.7 主要施工方案
- 1.7.1 建筑施工方案
- 1.7.1.1 工程概况
- 1.7.1.2 施工总体组织
- 1.7.1.2.1 风场施工总体布置原则
- 1.7.1.2.2 设备配置
- 1.7.1.2.3 道路、平台及风机基础工艺流程
- 1.7.2 具体施工技术方案
- 1.7.2.1 道路及平台技术方案
- 1.7.2.1.1 测量放线
- 1.7.2.1.2 石方爆破施工
- 1.7.2.1.2.1 建立指挥机构明确爆破人员的职责:
- 1.7.2.1.2.2 爆破作业安全措施
- 1.7.2.1.3 爆破施工具体施工顺序
- 1.7.2.1.3.1 定位放线
- 1.7.2.1.3.2 风机平台爆破施工
- 1.7.2.1.3.3 爆破安全距离
- 1.7.2.1.4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及预防、处理方法
- 1.7.2.2 道路施工
- 1.7.2.2.1 道路测量放线
- 1.7.2.2.2 进场道路路基施工
- 1.7.2.2.2.1 道路路基开挖
- 1.7.2.2.2.2 路基回填
- 1.7.2.2.2.3 路基修整
- 1.7.2.2.3 吊装平台施工
- 1.7.2.2.3.1 施工方案
- 1.7.2.2.3.2 具体施工顺序
- 1.7.2.2.3.3 定位放线
- 1.7.2.2.3.4 风机吊装平台施工
- 1.7.2.3 风机基础施工方案
- 1.7.2.3.1 定位放线
- 1.7.2.3.2 基坑爆破开挖
- 1.7.2.3.3 垫层施工
- 第2章 大唐国际瓦房店安台风电场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建筑专业主要施工技术方案和措施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范围及内容
- 2.1.3 基础施工方案
- 2.1.3.1 施工顺序
- 2.1.3.2 施工测量
- 2.1.3.3 土方开挖
- 2.1.3.4 风机基础施工
- 2.1.3.5 箱变基础
- 2.1.3.6 保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措施
- 2.1.3.7 基础环及预埋件的安装
- 2.1.3.8 施工缝处理
- 2.1.3.9 模板拆除
- 2.1.3.10 土方回填
- 2.1.3.11 接地网施工
- 2.1.4 道路施工
- 2.1.5 冬季施工
- 2.2 机务专业主要施工方案
- 2.2.1 塔筒的吊装
- 2.2.2 机舱的吊装
- 2.2.3 叶轮组装
- 2.2.4 叶轮吊装
- 2.2.5 风、雨期施工措施
- 2.2.6 主要施工控制方法
- 2.2.7 吊装安全措施及质量保证
- 2.3 电气专业主要施工方案
- 2.3.1 风机变压器安装
- 2.3.2 电缆敷设
- 2.3.3 接地线敷设
- 第3章 中电国际新能源甘肃武威光伏发电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1.1 工程简介
- 3.1.2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依据
- 3.1.3 电气系统主要设备
- 3.2 电气施工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 3.2.1 施工范围
- 3.2.2 主要工作量
- 3.3 施工机具配置及力能供应
- 3.3.1 施工机具配置
- 3.3.2 力能供应计划
- 3.4 施工方案
- 3.4.1 主要安装方案
- 3.4.2 季节性施工方案
- 3.5 施工组织与管理
- 3.5.1 施工组织网络
- 3.5.2 施工任务分配
- 3.5.3 工期计划
- 3.6 重大交叉作业
- 3.7 劳力计划
- 3.8 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
- 3.9 电气设备的储存与维护
- 3.10 工程管理
- 3.10.1 质量管理
- 3.10.2 安全与文明施工
- 3.11 成本管理
- 3.12 图纸会审
- 3.13 附图
- 第4章 华能泗水光伏发电项目20MW工程施工总承包施工组织设计
- 4.1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
- 4.1.1 编制概述
- 4.1.2 编制依据
- 4.1.3 组织施工的总原则及要求
- 4.1.4 施工应遵循的规范、规程、评定标准
- 4.1.5 公司对投标项目承诺
- 4.2 工程概况
- 4.2.1 工程建设概况
- 4.2.2 工程设计概况及主要工程量
- 4.2.3 工程重点、特点
- 4.3 施工组织及部署
- 4.3.1 施工组织
- 4.3.2 项目部各人员的主要职能
- 4.3.3 施工部署
- 4.3.3.1 施工总体部署
- 4.3.3.2 施工部署及电气安装步骤
- 4.3.3.3 土建施工原则控制
- 4.3.4 劳动力组织
- 4.3.5 电气主要量具、工机具、劳动力组织
- 4.4 施工进度计划与工期保证措施
- 4.4.1 施工进度总体计划
- 4.4.2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 4.4.3 施工进度计划表
- 4.5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 4.5.1 施工前期准备
- 4.5.2 施工现场平面图设计
- 4.5.3 现场临时设施布置
- 第5章 华电肥城安临站风电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5.1 工程概况
- 5.1.1 编制依据
- 5.1.2 工程概述
- 5.2 施工范围
- 5.3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力资源计划
- 5.3.1 组织机构
- 5.3.2 劳动力计划
- 5.4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 5.5 施工总平面布置
- 5.5.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 5.5.1.1 施工现场场地布置
- 5.5.1.1.1 场地布置依据
- 5.5.1.1.2 场地布置原则
- 5.5.1.1.3 施工现场临建布置
- 5.5.1.1.4 施工道路
- 5.5.1.1.5 施工生活区
- 5.5.1.2 总平面管理
- 5.5.1.2.1 管理原则
- 5.5.1.2.2 公用设施的管理分工
- 5.5.2 临时用地表
- 5.6 施工力能供应
- 5.6.1 施工用水
- 5.6.2 施工电源
- 5.6.3 施工用气
- 5.6.4 施工通信
- 5.6.5 消防与保卫
- 5.6.6 施工照明
- 5.7 主要施工方案
- 5.7.1 施工总体组织
- 5.7.2 总体施工方案
- 5.7.2.1 主要施工机械布置方案
- 5.7.2.2 风机基础施工
- 5.7.2.3 箱式变压器基础施工
- 5.7.2.4 吊装平台施工
- 5.7.2.5 风机吊装施工
- 5.7.2.6 集电线路施工
- 5.7.3 具体施工技术方案
- 5.7.3.1 风场区建筑工程施工方案
- 5.7.3.1.1 测量放线
- 5.7.3.1.3 风场道路施工
- 5.7.3.1.4 风电场道路及承台爆破
- 5.7.3.1.5 土石方开挖施工
- 5.7.3.1.6 风机基础施工
- 5.7.3.1.6.1 垫层施工
- 5.7.3.1.6.2 钢筋工程
- 5.7.3.1.6.3 模板工程
- 5.7.3.1.6.4 混凝土工程
- 第9篇 送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概论
- 第1章 施工组织设计简介
- 1.1 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编制依据和原则
- 1.1.1 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
- 1.1.2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
- 1.1.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原则
- 1.1.4 施工组织设计分类
- 1.1.5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范围
- 1.2 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
- 1.2.1 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纲要的内容
- 1.2.2 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的内容
- 1.2.3 输变电工程施工组织专业设计的内容
- 1.3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与贯彻
- 1.3.1 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审
- 1.3.2 施工组织设计的交底
- 1.3.3 施工组织设计的检查
- 第2章 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编制依据
- 2.2 工程概况及特点
- 2.2.1 工程概况
- 2.2.2 工程规模
- 2.2.3 工程施工承包范围
- 2.2.4 工程地形及地质状况
- 2.2.5 交通情况
- 2.2.6 自然环境
- 2.2.7 设计特点
- 2.2.8 主要工程量
- 2.3 施工现场管理机构设置及其职能
- 2.3.1 现场管理组织机构设置及关系图
- 2.3.2 施工现场各组织机构职责
- 2.3.2.1 项目经理部职责
- 2.3.2.2 项目经理职责
- 2.3.2.3 项目总工职责
- 2.3.2.4 项目副经理职责
- 2.3.2.5 各职能部室的职责
- 2.3.2.5.1 工程部
- 2.3.2.5.2 经营部
- 2.3.2.5.3 供应部
- 2.3.2.5.4 办公室
- 2.3.2.5.5 施工队
- 2.3.2.5.6 汽车队
- 2.3.2.5.7 中心材料站
- 2.3.2.6 公司对施工现场的保障作用
- 2.3.2.7 工程项目经理部负责人简历
- 2.3.2.8 500kV送电线路施工组织机构
- 2.4 施工总平面布置
- 2.4.1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 2.4.2 施工总平面布置包括的内容
- 2.4.2.1 项目部的设置及布置
- 2.4.2.2 施工队驻地的设置与布置
- 2.4.2.3 材料站的设置与布置
- 2.4.2.4 临时用地处理
- 2.4.2.5 施工控制地段
- 2.4.2.6 材料转运站的布置
- 2.4.2.7 交通运输流向划界
- 2.4.2.8 通信设置
- 2.4.2.9 项目经理部与项目法人、公司间的数据交流
- 2.4.2.10 施工用水
- 2.4.2.11 临建布置
- 2.4.2.12 现场排水和消防安全措施
- 2.5 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
- 2.5.1 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 2.5.2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
- 2.5.3 施工工序总安排
- 2.5.3.1 施工工序流程图和施工工序表
- 2.5.3.1.1 施工工序流程图
- 2.5.3.1.2 施工工序排序表
- 2.5.3.2 施工工序说明
- 2.6 施工资源
- 2.6.1 劳动力和技术力量的配置
- 2.6.1.1 实例一:500kV×××至×××输电线路××标段
- 2.6.1.1.1 施工主要工序劳动力配置
- 2.6.1.1.2 施工技术力量配置
- 2.6.1.1.3 施工劳动力配置
- 2.6.1.2 实例二:500kV××-××-××输电线路×标段
- 2.6.1.2.1 劳动力配置
- 2.6.1.2.2 技术力量配置
- 2.6.1.2.3 劳动力及技术力量配置表
- 2.6.1.2.4 劳动力与技术力量配置曲线图
- 2.6.1.3 劳动效率计算
- 2.6.1.3.1 实例一:××送电线路×标段工程
- 2.6.1.3.2 实例二:500kV×××至×××输电线路××标段
- 2.6.2 施工机具配置
- 2.6.2.1 实例一:500kV××—××—××输电线路×标段机具配置
- 2.6.2.2 实例二:330kV×××-×××双回输电线路机具配置
- 2.6.2.3 实例三:220kV×××水电站—××输电线路Ⅱ标段施工机具配置
- 2.6.3 主要材料设备供应
- 2.6.3.1 实例一:500kV××-××-××输电线路×标段
- 2.6.3.1.1 供应主要材料设备计划
- 2.6.3.1.2 项目法人供应材料的接货方式
- 2.6.3.1.3 自购原材料的范围和要求
- 2.6.3.1.4 施工原材料的检验
- 2.6.3.2 实例二:500kV×××—×××输电线路×标段
- 2.6.4 工程资金资源
- 2.6.4.1 500kV×××—×××输电线路××标段资金流量估算
- 2.6.4.2 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 2.7 质量保证要点
- 2.7.1 工程质量方针
- 2.7.2 质量目标
- 2.7.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 2.7.3.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 2.7.3.2 质量管理机构主要职责
- 2.7.3.3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
- 2.7.4 自购材料质量目标
- 2.7.5 质量薄弱环节和预防措施
- 2.7.6 关键与特殊工序的质量控制
- 2.7.6.1 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 2.7.6.2 基础混凝土质量控制措施
- 2.7.6.3 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 2.7.6.4 螺栓紧固质量控制措施
- 2.7.6.5 导线防护的措施
- 2.7.6.6 导线弛度控制措施
- 2.7.6.7 地线压接控制措施
- 2.7.6.8 OPGW架设质量控制措施
- 2.7.7 质量管理措施及其他
- 2.7.7.1 质量管理措施
- 2.7.7.2 质量控制程序图
- 2.7.8 工艺质量要求
- 2.7.8.1 基础、地面部分
- 2.7.8.2 杆塔工程部分
- 2.7.8.3 架线工程部分
- 2.7.9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
- 2.8 安全保证要点
- 2.8.1 安全方针
- 2.8.2 安全管理目标
- 2.8.3 安全管理体系
- 2.8.3.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 2.8.3.2 各部门主要职责
- 2.8.3.3 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程序图
- 2.8.4 安全管理办法及制度
- 2.8.4.1 安全管理办法
- 2.8.4.2 安全管理制度
- 2.8.5 安全薄弱环节及改进措施
- 2.8.5.1 安全薄弱环节
- 2.8.5.2 施工安全改进措施
- 2.9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
- 2.9.1 文明施工
- 2.9.1.1 文明施工的目标
- 2.9.1.2 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 2.9.1.3 文明施工实施要求
- 2.9.1.4 文明施工过程控制图
- 2.9.2 环境保护
- 2.9.2.1 环境保护的要求
- 2.9.2.2 加强施工管理,严格保护环境
- 2.9.2.2.1 环境保护的目标
- 2.9.2.2.2 环境保护的措施
- 2.10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
- 2.10.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
- 2.10.2 信息管理
- 2.10.2.1 信息管理的目标
- 2.10.2.2 信息管理的措施
- 2.10.2.3 对工程实行项目微机管理
- 2.10.3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移交
- 2.10.3.1 工程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
- 2.10.3.2 资料验收移交程序和要求
- 2.11 工程分包管理
- 2.11.1 工程分包的范围
- 2.11.2 分包商的选择条件
- 2.11.3 对分包工程的管理措施
- 2.11.3.1 工期管理
- 2.11.3.2 质量管理
- 2.11.3.3 安全管理
- 2.11.3.4 文明施工管理
- 2.12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 2.12.1 送电线路工地运输
- 2.12.2 基础施工工序的施工方法
- 2.12.3 杆塔组立工序的施工方法
- 2.12.4 架线工序的主要施工方法
- 2.12.5 OPGW复合光缆架设施工
- 2.13 交叉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 2.13.1 停电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 2.13.1.1 停电跨越的施工方法
- 2.13.1.2 安全技术措施
- 2.13.2 带电跨越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 2.13.2.1 带电跨越施工方法
- 2.13.2.2 安全技术措施
- 2.13.2.3 使用承力索带电跨越网施工
- 2.13.3 跨越高速公路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 2.13.3.1 施工方法
- 2.13.3.2 安全技术措施
- 2.13.4 跨越国道的施工方法及安全技术措施
- 2.1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达标投产考核办法(2011版)》实施细则
- 2.14.1 目标
- 2.14.2 组织机构
- 2.14.3 实施方法
- 2.14.4 附件
- 第3章 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1 工程概况
- 3.1.1 编制依据
- 3.1.2 工程建设相关单位
- 3.1.2.1 建设单位
- 3.1.2.2 设计单位
- 3.1.2.3 监理单位
- 3.1.2.4 施工单位
- 3.1.3 工程承包范围
- 3.1.4 建设期限
- 3.1.5 工程概述
- 3.1.5.1 建设规模
- 3.1.5.2 地形、地质、地貌
- 3.1.5.3 交通条件
- 3.1.5.4 现场自然条件
- 3.1.5.5 项目管理总体要求
- 3.1.6 工程特点
- 3.1.6.1 设计特点
- 3.1.6.2 施工特点
- 3.1.7 主要工程量
- 3.1.7.1 土建部分
- 3.1.7.2 电气部分
- 3.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3.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关系图
- 3.2.2 各部门(人员)管理职责及权限
- 3.2.2.1 项目经理
- 3.2.2.2 项目副经理
- 3.2.2.3 项目总工
- 3.2.2.4 项目工程部
- 3.2.2.5 项目安监部
- 3.2.2.6 项目物资(供应)部
- 3.2.2.7 项目计经部
- 3.2.2.8 项目综合部
- 3.2.3 主要负责人简介
- 3.3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 3.3.1 临建及施工场地、料场平面设置
- 3.3.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 3.4 总体施工方案
- 3.4.1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 3.4.1.1 施工技术准备
- 3.4.1.2 材料设备和图纸供应准备
- 3.4.1.3 施工机具配置及管理
- 3.4.1.4 办公用品及生活设施管理
- 3.4.1.5 施工通信准备
- 3.4.1.6 临建设施
- 3.4.1.7 施工力量配置
- 3.4.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 3.4.2.1 施工流向和施工程序
- 3.4.2.2 施工段划分
- 3.4.2.3 工序总体安排
- 3.4.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 3.4.3.1 建筑工程
- 3.4.3.2 电气安装施工
- 3.4.3.3 特殊工序控制
- 3.4.3.4 主要工序流程图
- 3.4.4 承包方式与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 3.4.4.1 承包方式
- 3.4.4.2 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 3.4.5 地方协调组织管理
- 3.5 施工工期及进度安排
- 3.5.1 施工工期(包括施工进度横道图)
- 3.5.2 关键路径
- 3.5.2.1 制约工期的关键因素
- 3.5.2.2 解决问题的途径
- 3.5.3 施工进度网络计划图
- 3.5.4 计划管理及保证工期的措施
- 3.5.5 主要卷册施工图纸提供计划
- 3.5.6 主要安装设备供应计划
- 3.5.7 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 3.5.8 P3软件在工程进度控制中的应用
- 3.6 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
- 3.6.1 质量方针
- 3.6.2 质量目标
- 3.6.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3.6.4 质量管理主要职责
- 3.6.4.1 项目经理
- 3.6.4.2 项目副经理
- 3.6.4.3 项目总工
- 3.6.4.4 工程部
- 3.6.4.5 质检员
- 3.6.4.6 施工队(土建、电气)
- 3.6.5 采用标准
- 3.6.6 质量管理措施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 3.6.6.1 质量管理措施
- 3.6.6.2 关键工序的质量控制
- 3.6.7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3.6.7.1 基础工程
- 3.6.7.2 主控综合楼主体工程
- 3.6.7.3 抹灰工程
- 3.6.7.4 楼地面工程
- 3.6.7.5 变压器安装
- 3.6.7.6 二次电缆施工
- 3.6.7.7 GIS安装
- 3.6.7.8 断路器安装
- 3.6.7.9 接地装置安装
- 3.6.7.10 影响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分析和预测及预防措施
- 3.6.8 质量保证计划大纲
- 3.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 3.7.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 3.7.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3.7.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职责
- 3.7.3.1 项目经理
- 3.7.3.2 项目副经理
- 3.7.3.3 项目总工
- 3.7.3.4 安监部
- 3.7.3.5 专职安全员
- 3.7.3.6 施工人员安全职责
- 3.7.4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 3.7.5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 3.7.5.1 建筑物施工
- 3.7.5.2 构架吊装安全技术措施
- 3.7.5.3 施工临时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 3.7.5.4 主要施工机具安全防护
- 3.7.5.5 主变压器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 3.7.5.6 母线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 3.7.5.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 3.7.6 安全薄弱环节预测及预防措施
- 3.7.7 重要施工方案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 3.7.8 主要危险点分析及预防措施
- 3.8 工程分包管理
- 3.8.1 工程分包的原因及范围
- 3.8.2 分包商选择条件
- 3.8.3 分包工程的管理
- 3.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 3.9.1 施工可能引起的环保问题
- 3.9.2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目标
- 3.9.2.1 文明施工目标
- 3.9.2.2 环保目标
- 3.9.3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管理机构
- 3.9.4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和使用指南
- 3.9.5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 3.9.6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考核管理办法
- 3.10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
- 3.10.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传递
- 3.10.2 信息管理的目标及措施
- 3.10.3 竣工资料及施工记录的移交
- 第4章 电力电缆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1 工程概况
- 4.1.1 编制依据
- 4.1.2 工程概况
- 4.1.2.1 工程简述
- 4.1.2.2 工程规模
- 4.1.2.3 工程施工依据及特点
- 4.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4.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关系图
- 4.2.2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主要职责
- 4.2.2.1 项目经理
- 4.2.2.2 项目副经理
- 4.2.2.3 项目总工程师
- 4.2.2.4 技术员
- 4.2.2.5 质检员
- 4.2.2.6 安全员
- 4.2.2.7 造价员
- 4.2.2.8 信息资料员
- 4.2.2.9 综合管理员
- 4.2.2.10 材料员
- 4.2.3 主要负责人简介
- 4.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 4.4 施工方案
- 4.4.1 施工准备工作内容
- 4.4.1.1 施工技术和资料准备
- 4.4.1.2 材料供应准备
- 4.4.1.3 施工机具配置
- 4.4.1.4 施工力量配置
- 4.4.1.5 施工临时用电、用水配置
- 4.4.1.6 施工现场消防设施总体配置
- 4.4.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 4.4.2.1 电缆敷设
- 4.4.2.2 电缆附件安装
- 4.4.2.3 其他
- 4.4.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 4.4.3.1 电缆敷设工序为工程的关键工序
- 4.4.3.2 电缆头制作工序为工程的特殊工序
- 4.4.4 工程成本控制措施
- 4.5 施工工期及进度计划
- 4.5.1 工期规划及要求
- 4.5.2 工期网络计划图
- 4.5.3 工期保证综合措施
- 4.5.3.1 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施工方法
- 4.5.3.2 以质量保证进度
- 4.5.3.3 以安全保证进度
- 4.5.3.4 加强关键工序的控制保证进度
- 4.5.3.5 加强信息管理保证进度
- 4.5.3.6 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 4.5.4 施工图纸提供计划
- 4.6 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措施
- 4.6.1 质量方针
- 4.6.2 质量目标
- 4.6.3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4.6.4 质量管理主要人员职责
- 4.6.4.1 项目经理
- 4.6.4.2 项目副经理
- 4.6.4.3 项目总工
- 4.6.4.4 质检员
- 4.6.4.5 兼职质检员
- 4.6.5 质量管理措施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 4.6.5.1 质量管理措施
- 4.6.5.2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 4.6.6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
- 4.6.7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4.6.7.1 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措施
- 4.6.7.2 电缆附件安装的施工质量控制
- 4.6.7.3 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
- 4.7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及保证措施
- 4.7.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
- 4.7.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4.7.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主要职责
- 4.7.3.1 项目经理
- 4.7.3.2 项目副经理
- 4.7.3.3 项目总工
- 4.7.3.4 安全员
- 4.7.3.5 施工队
- 4.7.4 安全管理制度及办法
- 4.7.4.1 安全施工责任制度
- 4.7.4.2 安全施工措施编审制度
- 4.7.4.3 安全用电管理程序
- 4.7.4.4 安全施工检查制度
- 4.7.4.5 安全工作例会制度
- 4.7.4.6 安全施工教育培训制度
- 4.7.4.7 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程序
- 4.7.4.8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 4.7.5 安全组织技术措施
- 4.7.6 重要施工过程和特殊施工工序的安全过程控制
- 4.7.6.1 通用安全控制措施
- 4.7.6.2 电缆敷设安全控制措施
- 4.7.6.3 电缆附件安装安全控制措施
- 4.7.6.4 电缆外护套试验安全措施
- 4.7.6.5 配合耐压试验安全要求
- 4.7.6.6 消防、保卫的有关规定
- 4.7.6.7 焊接工作的一般规定
- 4.8 工程分包管理
- 4.8.1 工程分包的原因及范围
- 4.8.2 分包商选择条件
- 4.8.3 分包工程的管理
- 4.9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 4.9.1 施工可能引起的环保问题
- 4.9.2 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目标
- 4.9.3 环境因素分析及控制措施
- 4.9.4 施工管理和环境保护措施
- 4.9.5 安全文明施工目标、组织机构
- 4.9.6 安全文明施工实施方法
- 4.9.7 文明施工考核、管理方法
- 4.10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
- 4.10.1 计划、统计报表的编制与递交
- 4.10.2 计划、统计和信息管理职责
- 4.10.3 需报送的各类报表
- 4.10.4 信息管理目标
- 4.10.5 信息管理采取措施
- 第10篇 220~500kV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220kV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
- 1.1 编制依据
- 1.2 项目概况与项目实施条件分析
- 1.2.1 工程概述
- 1.2.2 工程特点与工程量
- 1.2.2.1 工程特点
- 1.2.2.2 工程量
- 1.2.3 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特征
- 1.2.3.1 环境特征
- 1.2.3.2 施工条件分析
- 1.2.3.3 社会环境分析
- 1.3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 1.3.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1.3.2 项目关系图
- 1.3.3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 1.3.4 项目管理职责与分工
- 1.4 工期目标和施工进度计划
- 1.4.1 工期目标
- 1.4.1.1 工期目标
- 1.4.1.2 工期目标分解
- 1.4.2 进度计划编制说明
- 1.4.2.1 计划编制依据
- 1.4.2.2 计划编制说明
- 1.4.2.3 计划的可调性
- 1.4.3 进度计划图表
- 1.4.4 进度计划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 1.5 质量管理体系
- 1.5.1 质量目标及分解
- 1.5.1.1 质量目标
- 1.5.1.2 质量目标分解
- 1.5.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1.5.3 质量管理主要职责及分工
- 1.5.4 质量控制措施
- 1.5.5 技术保证措施
- 1.5.6 经济保证措施
- 第2章 玉树与青海主网330kV联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大纲
- 2.1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2.1.1 工程特点与工程量
- 2.1.1.1 工程简介
- 2.1.1.2 工程特点
- 2.1.1.3 工程量
- 2.1.2 建设地点及自然环境
- 2.1.2.1 建设地点
- 2.1.2.2 自然环境特征
- 2.1.2.3 地形、地貌和地质情况
- 2.1.2.4 线路路径
- 2.1.2.5 交通情况
- 2.1.3 施工条件与社会环境分析
- 2.1.4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 2.1.4.1 项目管理特点
- 2.1.4.2 项目管理总体要求
- 2.2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 2.2.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 2.2.1.1 项目关系图
- 2.2.1.2 施工现场管理组织机构图
- 2.2.1.3 职责与分工
- 第3章 330kV榆横变—绥德变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纲要
- 3.1 编制依据
- 3.2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3.2.1 工程概述
- 3.2.2 工程特点与工程量
- 3.2.2.1 工程特点
- 3.2.2.2 主要工程量
- 3.2.2.2.1 承包方承包的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 3.2.2.2.2 承包方承包工程范围内的主要工作内容
- 3.2.3 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
- 3.2.3.1 建设地点
- 3.2.3.2 自然环境
- 3.2.3.2.1 气象条件
- 3.2.3.2.2 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条件条件
- 3.2.3.2.3 交通运输情况
- 3.2.3.3 施工条件与社会环境分析
- 3.2.3.3.1 施工条件分析
- 3.2.3.3.1.1 自然条件分析
- 3.2.3.3.1.2 施工条件分析
- 3.2.3.3.2 社会环境分析
- 3.2.3.3.2.1 土地征用、赔偿及政策性处理
- 3.2.3.3.2.2 现场周围环境
- 3.2.3.3.2.3 卫生条件
- 3.2.4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 3.2.4.1 项目管理的特点
- 3.2.4.2 项目管理的总体要求
- 3.3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 3.3.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 3.3.2 项目管理职责
- 3.3.2.1 项目经理
- 3.3.2.2 项目副经理
- 3.3.2.3 项目总工程师
- 3.3.2.4 经营部
- 3.3.2.5 技术部
- 3.3.2.6 质检部
- 3.3.2.7 安全环保部
- 3.3.2.8 器材部
- 3.3.2.9 办公室
- 3.3.2.10 施工队长
- 3.3.3 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
- 3.3.3.1 项目经理简历表
- 3.3.3.2 技术专家组组长简历
- 3.3.3.3 项目总工程师简历
- 3.3.3.4 其他管理人员
- 3.4 工期目标和施工进度计划
- 3.4.1 工期目标及分解
- 3.4.1.1 项目法人要求的建设工期目标
- 3.4.1.2 目标分解
- 3.4.2 施工进度计划及编制说明
- 3.4.2.1 编制依据
- 3.4.2.2 编制说明
- 3.4.3 进度计划图表
- 3.4.4 进度计划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
- 3.4.4.1 进度计划风险分析
- 3.4.4.2 进度计划控制措施
- 3.4.4.2.1 施工组织管理对施工进度影响的控制措施
- 3.4.4.2.2 青苗协议及外界协调问题影响的控制措施
- 3.4.4.2.3 交叉跨越施工影响的控制措施
- 3.4.4.2.4 气候及季节变化影响的控制措施
- 3.4.4.2.5 节假日影响的控制措施
- 3.4.4.2.6 其他控制措施
- 第4章 康定—崇州500kV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1 项目概况与项目实施条件分析
- 4.1.1 工程特点与工程量
- 4.1.1.1 工程简介
- 4.1.1.2 工程概况及技术特性
- 4.1.1.3 工程量简介
- 4.1.1.3.1 基础工程
- 4.1.1.3.2 铁塔工程
- 4.1.1.3.3 架线工程
- 4.1.1.3.4 交叉跨越情况
- 4.1.2 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
- 4.1.2.1 建设地点
- 4.1.2.2 环境特征
- 4.1.3 施工条件与社会环境分析
- 4.1.3.1 设计条件分析
- 4.1.3.2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 4.1.3.3 社会环境条件分析
- 4.1.4 总体施工特点
- 4.1.5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 4.1.5.1 项目管理的特点
- 4.1.5.2 项目管理的总体要求
- 4.2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 4.2.1 计划投入的施工队伍
- 4.2.1.1 分项工程施工队投入计划
- 4.2.1.2 各施工队人员结构
- 4.2.2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 4.2.3 职责与分工
- 4.2.3.1 项目经理
- 4.2.3.2 项目总工程师
- 4.2.3.3 经营部
- 4.2.3.4 技术部
- 4.2.3.5 质管部
- 4.2.3.6 安环部
- 4.2.3.7 器材部
- 4.2.3.8 办公室
- 4.2.3.9 施工队长
- 4.2.4 主要人员与经验
- 4.2.4.1 项目经理
- 4.2.4.2 项目总工
- 4.2.4.3 其他人员
- 4.3 质量目标和施工方案
- 4.3.1 工程质量目标、创优计划及质量管理机构
- 4.3.2 施工总体安排和分包计划
- 4.3.2.1 施工总体安排
- 4.3.2.2 施工方式
- 4.3.2.3 施工分段
- 4.3.2.4 施工方向
- 4.3.2.5 分包计划
- 4.3.3 施工方法
- 4.3.3.1 施工工序流程
- 4.3.3.2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 4.3.3.2.1 线路复测
- 第11篇 750kV、±800kV送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库车—巴音郭楞75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 编制依据
- 1.2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1.2.1 工程概述
- 1.2.1.1 工程简介
- 1.2.1.2 工程概况
- 1.2.2 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
- 1.2.2.1 主要气象条件
- 1.2.2.2 路径情况
- 1.2.2.3 地形分类
- 1.2.2.4 工程量简介
- 1.2.3 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
- 1.2.3.1 建设地点
- 1.2.3.2 环境特征
- 1.2.3.3 施工实施条件与自然环境分析
- 1.2.3.3.1 施工条件分析
- 1.2.3.3.2 自然环境条件分析
- 1.2.3.3.3 社会环境条件分析
- 1.3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 1.3.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 1.3.2 项目管理职责
- 1.3.2.1 项目经理
- 1.3.2.2 项目总工程师
- 1.3.2.3 经营部
- 1.3.2.4 技术部
- 1.3.2.5 质检部
- 1.3.2.6 安全环境部
- 1.3.2.7 器材部
- 1.3.2.8 办公室
- 1.3.2.9 施工队长
- 1.3.3 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
- 1.3.3.1 项目经理简介
- 1.3.3.2 项目总工简介
- 第2章 吐鲁番—巴音郭楞750kV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2.1.1 工程特点与工程量
- 2.1.1.1 工程概况
- 2.1.1.2 本施工段主要工程量
- 2.1.2 建设地点及自然环境
- 2.1.2.1 建设地点
- 2.1.2.2 自然环境
- 2.1.3 750kV输电线路施工特点
- 2.1.4 本施工段主要设计特点
- 2.1.5 施工条件与社会环境分析
- 2.1.6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 2.1.6.1 项目管理特点
- 2.1.6.2 总体要求
- 2.1.6.3 施工承包范围
- 2.2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 2.2.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 2.2.1.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 2.2.1.2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
- 2.2.1.3 职责与分工
- 第3章 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kV第二通道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1 编制依据
- 3.2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3.2.1 项目相关方
- 3.2.1.1 工程概述
- 3.2.1.2 工程管理
- 3.2.1.3 工期里程碑
- 3.2.2 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
- 3.2.2.1 线路走径
- 3.2.2.2 工程规模及设计特点
- 3.2.2.2.1 基础工程
- 3.2.2.2.2 铁塔工程
- 3.2.2.2.3 本标段导、地线规格、型号及使用情况
- 3.2.2.3 设计特点
- 3.2.2.3.1 基础设计特点
- 3.2.2.3.2 铁塔设计特点
- 3.2.2.3.3 架线设计特点
- 3.2.2.4 工程承包范围和工作内容
- 3.2.2.5 基本工程量
- 3.2.3 工程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
- 3.2.3.1 建设地点
- 3.2.3.2 现场自然条件
- 3.2.3.3 地形、地质及地貌
- 3.2.3.4 现场交通状况
- 3.2.3.5 交叉跨越情况
- 3.2.3.6 社会环境
- 3.2.3.7 通信环境
- 3.2.3.8 其他制约条件
- 第4章 某±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1 编制依据
- 4.2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4.2.1 工程概况
- 4.2.2 工程设计特点、工程量
- 4.2.2.1 工程特点
- 4.2.2.2 工程量
- 4.2.3 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
- 4.2.3.1 施工实施条件
- 4.2.3.2 现场自然环境
- 4.2.3.2.1 水文条件
- 4.2.3.2.2 地质条件
- 4.3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机构
- 4.3.1 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 4.3.1.1 组织机构设立
- 4.3.1.2 组织结构图
- 4.3.1.3 项目管理特点及要求
- 4.3.2 项目管理职责
- 4.3.2.1 项目经理
- 4.3.2.2 项目副经理
- 4.3.2.3 项目总工程师
- 4.3.2.4 项目技术员
- 4.3.2.5 专职质检员
- 4.3.2.6 专职安全员
- 4.3.2.7 材料员
- 4.3.2.8 造价员
- 4.3.2.9 民事员
- 4.3.2.10 施工队长
- 第12篇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皖电东送淮南至上海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
- 1.1 编制依据
- 1.2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1.2.1 工程概述
- 1.2.2 工程特点与工程量
- 1.2.2.1 工程特点
- 1.2.2.2 主要工程量
- 1.2.2.2.1 承包方承包的工程范围及主要工程量
- 1.2.2.2.2 承包方承包工程范围内的主要工作内容
- 1.2.3 施工实施条件及自然环境分析
- 1.2.3.1 建设地点
- 1.2.3.2 自然环境
- 1.2.3.2.1 气候条件
- 1.2.3.2.2 地形、地貌、地质及水文条件
- 1.2.3.2.3 交通运输情况
- 1.2.3.3 施工条件与社会环境分析
- 1.2.3.3.1 施工条件分析
- 1.2.3.3.1.1 自然条件分析
- 1.2.3.3.1.2 施工条件分析
- 1.2.3.3.2 社会环境分析
- 1.2.3.3.2.1 土地征用、赔偿及政策性处理
- 1.2.3.3.2.2 现场周围环境
- 1.2.3.3.2.3 卫生条件
- 1.2.4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 1.2.4.1 项目管理的特点
- 1.2.4.2 项目管理的总体要求
- 1.3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 1.3.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 1.3.2 项目管理职责
- 1.3.2.1 项目经理
- 1.3.2.2 项目副经理
- 1.3.2.3 项目总工程师
- 1.3.2.4 经营部
- 1.3.2.5 技术部
- 1.3.2.6 质检部
- 1.3.2.7 安全环保部
- 1.3.2.8 器材部
- 1.3.2.9 办公室
- 1.3.2.10 施工队长
- 第2章 1000kV特高压输电线路某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 2.1 前言
- 2.1.1 编制依据
- 2.1.2 名词定义或解释
- 2.2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2.2.1 工程整体概况
- 2.2.2 工程特点与工程量
- 2.2.3 建设地点及自然环境
- 2.2.4 施工条件与社会环境分析
- 2.2.5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 2.3 项目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 2.3.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 第3章 某1000kV同塔双回路交流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1 工程概况及特点
- 3.1.1 工程概况
- 3.1.2 工程特点与工程量
- 3.1.2.1 线路走径
- 3.1.2.2 工程规模及设计特点
- 3.1.2.2.1 基础工程
- 3.1.2.2.2 铁塔工程
- 3.1.2.2.3 本标段导、地线规格、型号及使用情况
- 3.1.2.2.4 本工程使用导、地线及光缆性能参数
- 3.1.2.3 设计特点
- 3.1.2.3.1 基础设计特点
- 3.1.2.3.2 铁塔设计特点
- 3.1.2.3.3 架线设计特点
- 3.1.2.4 工程工作内容
- 3.1.2.5 基本工程量
- 3.1.3 建设地点及自然环境
- 3.1.3.1 建设地点
- 3.1.3.2 现场自然条件
- 3.1.3.3 地形、地质及地貌
- 3.1.4 施工条件与社会环境分析
- 3.1.4.1 现场交通状况
- 3.1.4.2 交叉跨越情况
- 3.1.4.3 社会环境
- 3.1.4.4 通信环境
- 3.1.4.5 其他制约条件
- 3.1.4.6 施工特点
- 3.1.5 项目管理特点及总体要求
- 3.1.5.1 实行目标控制管理
- 3.1.5.2 坚持项目经理负责制
- 3.1.5.3 实行项目动态管理
- 3.1.5.4 项目实行成本核算制
- 3.1.5.5 项目管理总体要求
- 3.2 施工管理组织结构
- 3.2.1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责分工
- 3.2.1.1 项目部管理职责
- 3.2.1.2 项目管理组织结构
- 3.2.1.2.1 组织机构设立
- 3.2.1.2.2 组织结构图
- 3.2.1.2.3 内部经济责任制划分
- 3.2.1.3 职责与分工
- 3.2.1.3.1 项目经理
- 3.2.1.3.2 项目总工程师
- 3.2.1.3.3 工程部主任
- 3.2.1.3.4 安监部主任
- 3.2.1.3.5 综合部主任
- 3.2.1.3.6 经营部主任
- 3.2.1.3.7 供应部主任
- 3.2.1.3.8 专职质检员
- 3.2.1.3.9 信息资料员
- 3.2.1.3.10 施工队长
- 第13篇 电力电缆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电力电缆线路工程施工
- 1.1 电缆敷设
- 1.1.1 电缆直埋敷设
- 1.1.1.1 施工流程
- 1.1.1.2 施工准备
- 1.1.1.3 布置敷设机具
- 1.1.1.4 敷设电缆
- 1.1.1.5 电缆的固定
- 1.1.1.6 质量检验
- 1.1.2 电缆排管敷设
- 1.1.2.1 施工流程
- 1.1.2.2 施工准备
- 1.1.2.3 布置敷设机具
- 1.1.2.4 敷设电缆
- 1.1.2.5 电缆的固定
- 1.1.2.6 质量检验
- 1.1.3 电缆隧道及电缆沟敷设
- 1.1.3.1 施工流程
- 1.1.3.2 施工准备
- 1.1.3.3 搭建放线架
- 1.1.3.4 布置敷设机具
- 1.1.3.5 敷设电缆
- 1.1.3.6 电缆固定
- 1.1.3.7 质量检验
- 1.1.4 电缆敷设安全措施
- 1.2 电缆附件安装
- 1.2.1 电缆户外终端安装
- 1.2.1.1 安装流程
- 1.2.1.2 施工准备
- 1.2.1.3 电缆的加热调直
- 1.2.1.4 断电缆、剥除线芯绝缘、绝缘及屏蔽层处理
- 1.2.1.5 出线杆连接
- 1.2.1.6 套入组部件
- 1.2.1.7 应力锥安装及应力锥、出线杆外部绕包带材
- 1.2.1.8 瓷套(复合套)安装
- 1.2.1.9 密封处理、注入绝缘油、安装上端金具
- 1.2.1.10 质量检验
- 1.2.2 电缆GIS终端和变压器终端安装
- 1.2.2.1 安装流程
- 1.2.2.2 施工准备
- 1.2.2.3 电缆的加热调直
- 1.2.2.4 断电缆、剥除线芯绝缘、绝缘及屏蔽层处理
- 1.2.2.5 出线杆连接
- 1.2.2.6 套入组部件
- 1.2.2.7 应力锥安装及应力锥、出线杆外部绕包带材
- 1.2.2.8 环氧套安装
- 1.2.2.9 密封处理、注入绝缘油、安装上端金具
- 1.2.2.10 穿仓
- 1.2.2.11 质量检验
- 1.2.3 电缆接头安装
- 1.2.3.1 安装流程
- 1.2.3.2 施工准备
- 1.2.3.3 电缆的加热调直
- 1.2.3.4 断电缆、剥除线芯绝缘、绝缘和屏蔽处理
- 1.2.3.5 应力锥安装
- 1.2.3.6 导体连接
- 1.2.3.7 开槽、屏蔽罩安装
- 1.2.3.8 应力锥就位、绕包带材
- 1.2.3.9 铜壳组装及外部密封处理
- 1.2.3.10 组装防火设施
- 1.2.3.11 安装接头托架
- 1.2.3.12 质量检验
- 1.2.4 接地系统安装
- 1.2.4.1 安装流程
- 1.2.4.2 施工准备
- 1.2.4.3 箱体固定
- 1.2.4.4 交叉互联箱、接地箱接线
- 1.2.4.5 质量检验
- 1.2.5 电缆附件施工安全措施
- 第2章 北京某220kV电缆线路送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编制依据
- 2.2 工程概述
- 2.2.1 工程概况
- 2.2.1.1 工程简述
- 2.2.1.2 工程规模
- 2.2.2 工程施工依据及特点
- 2.2.2.1 工程施工依据
- 2.2.2.2 工程特点及注意事项
- 2.3 工程现场组织机构
- 2.3.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关系图
- 2.3.2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主要职责
- 2.3.2.1 项目经理
- 2.3.2.2 项目副经理
- 2.3.2.3 项目总工
- 2.3.2.4 技术员
- 2.3.2.5 质检员
- 2.3.2.6 安全员
- 2.3.2.7 造价员
- 2.3.2.8 信息资料员
- 2.3.2.9 综合管理员
- 2.3.2.10 材料员
- 2.4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2.5 施工方案
- 2.5.1 施工准备
- 2.5.1.1 施工技术和资料准备
- 2.5.1.2 材料供应准备
- 2.5.1.3 施工机具配置
- 2.5.1.4 施工力量配置
- 2.5.1.5 施工临时用电、用水配置
- 2.5.1.6 施工现场消防总体配置
- 2.5.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 2.5.2.1 电缆敷设
- 2.5.2.2 电缆附件安装
- 2.5.2.3 交叉互联箱、接地箱安装
- 2.5.2.4 电缆附件安装分部工程验收
- 2.5.2.5 测温光纤系统安装、调试
- 2.5.2.6 电缆交接试验
- 2.5.2.7 施工收尾
- 2.5.2.8 竣工报验
- 2.5.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 2.5.3.1 电缆敷设工序为本工程的关键工序
- 2.5.3.2 电缆头制作工序为本工程的特殊工序
- 2.5.4 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
- 2.6 工期及进度计划
- 2.6.1 工期规划及要求
- 2.6.2 工期网络计划图
- 2.6.3 工期保证综合措施
- 2.6.3.1 采用先进的管理和施工方法
- 2.6.3.2 以质量保证进度
- 2.6.3.3 以安全保证进度
- 2.6.3.4 加强对关键工序的控制保证进度
- 2.6.3.5 加强信息管理保证进度
- 2.6.3.6 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大力支持
- 2.6.4 施工图纸提供计划
- 2.7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 2.7.1 质量目标
- 2.7.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 2.7.2.1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 2.7.2.2 质量管理主要人员职责
- 2.7.3 质量管理措施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 2.7.3.1 质量管理措施
- 2.7.3.2 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 2.7.4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
- 2.7.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2.7.5.1 电缆敷设施工质量措施
- 2.7.5.2 电缆附件安装的施工质量控制
- 2.7.5.3 质量薄弱环节的技术保证措施
- 2.8 安全目标、安全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
- 2.8.1 安全管理目标
- 2.8.2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 2.8.2.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 2.8.2.2 安全管理主要职责
- 第3章 北京某220kV电缆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1 编制依据
- 3.2 工程概述
- 3.2.1 工程概况
- 3.2.2 工程施工依据及特点
- 3.3 工程现场组织机构
- 3.3.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关系图
- 3.3.2 项目施工管理人员主要职责
- 3.4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3.5 施工方案
- 3.5.1 施工准备
- 3.5.2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 3.5.3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 3.5.4 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
- 3.6 工期及进度计划
- 3.6.1 工期规划及要求
- 3.6.2 工期网络计划图
- 3.6.3 工期保证综合措施
- 3.6.4 施工图纸提供计划
- 3.7 质量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 3.7.1 质量目标
- 3.7.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 3.7.3 质量管理措施及关键工序质量控制
- 3.7.4 质量管理及检验标准
- 3.7.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第4章 北京某220kV电缆线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1 编制依据
- 4.2 工程概述
- 4.2.1 工程概况
- 第14篇 110kV和220kV变电站(换流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多巴11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 施工设计
- 1.1.1 工程概况及特点
- 1.1.1.1 工程概况
- 1.1.1.1.1 工程简述
- 1.1.1.1.2 工程规模
- 1.1.1.1.3 工程施工范围
- 1.1.1.1.4 地质及地貌状况
- 1.1.1.1.5 交通情况
- 1.1.1.2 工程特点
- 1.1.1.2.1 工程特点
- 1.1.1.2.2 自然环境
- 1.1.2 施工方案
- 1.1.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1.1.2.1.1 组织机构关系图
- 1.1.2.1.2 职责与分工
- 1.1.2.1.3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简介
- 1.1.2.1.3.1 项目经理简介
- 1.1.2.1.3.2 项目副经理简介
- 1.1.2.1.3.3 项目总工简介
- 1.1.2.1.4 劳动力组织计划
- 1.1.2.2 施工准备
- 1.1.2.2.1 施工准备工作进度计划
- 1.1.2.2.2 开工前准备
- 1.1.2.2.3 技术准备
- 1.1.2.2.4 现场通信
- 1.1.2.2.5 施工力量的配置
- 1.1.2.2.6 生活设施准备
- 1.1.2.2.7 施工机械准备
- 第2章 220kV某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项目概况和特点
- 2.1.1 工程概况
- 2.1.2 工程性质和特点
- 2.1.2.1 设计特点
- 2.1.2.2 工程特点
- 2.1.3 工程规模
- 2.1.4 工期要求
- 2.1.5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 2.1.6 电气施工依据及内容
- 2.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2.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图
- 2.2.2 施工现场组织
- 2.2.3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及部门职责
- 2.2.3.1 项目经理
- 2.2.3.2 项目总工
- 2.2.3.3 办公室
- 2.2.3.4 工程部
- 2.2.3.5 经营部
- 2.2.3.6 物资部
- 2.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2.3.1 施工现场总体平面布置
- 2.3.1.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原则
- 2.3.1.2 施工总平面管理
- 2.3.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临时用水总体布置
- 2.3.3 施工现场消防总体布置
- 2.4 施工方案
- 2.4.1 施工技术和资料准备
- 2.4.1.1 图纸会审
- 2.4.1.2 编写施工技术方案
- 2.4.2 材料准备
- 2.4.3 施工机具准备
- 2.4.4 施工力量配置
- 2.4.5 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 2.4.6 主要工序和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 2.4.6.1 主要工序施工方法
- 2.4.6.2 特殊工序的施工方法
- 2.4.7 工程成本的控制措施
- 2.5 工期及施工进度计划
- 2.5.1 工期规划
- 2.5.2 施工进度横道图
- 2.5.3 工程综合进度保证措施
- 2.5.3.1 保证工期的组织措施
- 2.5.3.2 保证工期的技术措施
- 2.5.4 主要施工设备及材料供应计划
- 2.5.4.1 电气工程主要设备材料供应计划
- 2.5.4.2 设备、材料管理
- 2.5.4.3 防火、防盗
- 2.6 质量管理目标、质量保证体系及技术组织措施
- 2.6.1 质量目标、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 2.6.1.1 工程质量目标
- 2.6.1.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 2.6.1.3 质量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 2.6.1.3.1 项目经理的质量职责
- 2.6.1.3.2 项目总工的质量职责
- 2.6.1.3.3 质检工程师的质量职责
- 2.6.1.3.4 施工队长的质量职责
- 2.6.1.3.5 班长(兼职质管员)的质量职责
- 2.6.2 质量管理措施
- 2.6.2.1 质量管理保证措施
- 2.6.2.2 质量管理技术保证措施
- 2.6.3 质量体系及管理方针
- 2.6.4 质量管理及检验的标准
- 2.6.4.1 质量管理的标准
- 2.6.4.2 质量检验的标准
- 2.6.5 质量保证技术措施
- 第3章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示范工程衢山±220kV换流站施工组织设计
- 3.1 工程概况和特点
- 3.1.1 工程概述
- 3.1.1.1 站址概述
- 3.1.1.2 施工范围
- 3.1.2 工程性质及特点
- 3.1.2.1 换流器
- 3.1.2.2 联结变压器
- 3.1.2.3 直流场接线
- 3.1.2.4 交流110kV电气主接线
- 3.1.3 工程规模
- 3.1.4 工期要求
- 3.1.5 布置形式
- 3.1.6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 3.1.7 施工依据及内容
- 3.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3.2.1 组织机构
- 第15篇 330kV和50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咸林33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1.1 工程概况和特点
- 1.1.1 工程简述
- 1.1.2 工程性质及特点
- 1.1.2.1 工程性质
- 1.1.2.2 工程特点
- 1.1.3 工程规模
- 1.1.4 工期要求
- 1.1.5 布置形式
- 1.1.6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 1.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1.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1.2.2 施工现场组织原则
- 1.2.3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及部门职责
- 1.2.3.1 项目经理
- 1.2.3.2 项目副经理
- 1.2.3.3 项目总工
- 1.2.3.4 技术员
- 1.2.3.5 质检员
- 1.2.3.6 安全员
- 1.2.3.7 造价员
- 1.2.3.8 信息资料员
- 1.2.3.9 综合管理员
- 1.2.3.10 材料员
- 1.2.3.11 各职能部门职责
- 1.3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 1.3.1 施工现场总体平面布置
- 1.3.1.1 平面布置依据及原则
- 1.3.1.2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 1.3.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临时用水总体布置
- 1.3.2.1 施工电源
- 1.3.2.2 施工水源
- 1.3.3 施工现场消防总体布置
- 第2章 500kV某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工程概况和特点
- 2.1.1 工程简述
- 2.1.2 工程性质及特点
- 2.1.2.1 工程性质
- 2.1.2.2 设计特点
- 2.1.2.3 工程特点
- 2.1.3 工程规模
- 2.1.4 工期要求
- 2.1.5 布置形式
- 2.1.6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 2.1.7 电气施工依据及内容
- 2.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2.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2.2.2 施工现场组织原则
- 2.2.3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及部门职责
- 2.2.3.1 人员职责
- 2.2.3.2 部门职责
- 第16篇 750kV、1000kV变电站和±800kV换流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例
- 第1章 哈密南750kV变电站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 1.1 工程概况和特点
- 1.1.1 工程简述
- 1.1.2 工程性质及特点
- 1.1.3 工程规模
- 1.1.4 工期要求
- 1.1.5 布置形式
- 1.1.6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 1.1.7 土建、电气施工依据及内容
- 1.1.7.1 建筑工程量(土建部分)
- 1.1.7.2 电气安装工程量
- 1.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1.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1.2.2 项目管理组织原则
- 1.2.3 项目管理机构人员及部门职责
- 1.2.4 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
- 1.2.4.1 项目经理
- 1.2.4.2 项目部主要管理及技术人员简介
- 1.3 施工平面布置
- 1.3.1 施工现场总体平面布置
- 1.3.1.1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的基本原则
- 1.3.1.2 办公设施
- 1.3.1.3 旗台
- 1.3.1.4 生活设施
- 1.3.1.5 施工区布置
- 1.3.1.6 机具、工具房
- 1.3.1.7 其他力能设施
- 1.3.1.8 施工场地
- 1.3.1.9 道路
- 1.3.2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临时用水总体布置
- 1.3.3 施工现场消防总体布置
- 1.4 施工方案
- 1.4.1 施工技术和资料准备
- 第2章 日月山750kV变电站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2.1 编制依据
- 2.2 工程概况与工程特点
- 2.2.1 工程概况
- 2.2.1.1 工程简述
- 2.2.1.2 工程规模
- 2.2.1.3 地质地貌及气象条件
- 2.2.1.4 站用电源及水源
- 2.2.1.5 交通状况
- 2.2.1.6 地材供应调查
- 2.2.2 工程特点
- 2.2.2.1 设计特点
- 2.2.2.2 施工特点
- 2.2.2.3 施工项目管理特点
- 2.3 施工项目组织机构
- 2.3.1 项目部组织机构
- 2.3.2 职责和分工
- 2.3.3 工程主要负责人简介
- 2.4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2.4.1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图
- 2.4.2 基本的布置原则
- 2.5 施工方案
- 2.5.1 施工准备
- 2.5.1.1 施工准备工作进度计划
- 2.5.1.2 开工前准备
- 2.5.1.3 技术准备
- 2.5.1.4 现场通信
- 第3章 浙江金华±800kV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3.1 工程概况及特点
- 3.1.1 工程简述
- 3.1.1.1 工程全貌
- 3.1.1.2 本工程地理位置
- 3.1.1.3 地形地貌
- 3.1.1.4 交通条件
- 3.1.1.5 水文气象条件
- 3.1.1.6 工程地质条件
- 3.1.2 工程性质及特点
- 3.1.2.1 工程性质
- 3.1.2.2 工程特点
- 3.1.3 工程规模
- 3.1.4 工期要求
- 3.1.5 布置形式
- 3.1.6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 3.1.7 施工依据及内容
- 3.2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3.2.1 施工现场组织机构
- 3.2.2 施工现场组织原则
- 第4章 某±800kV换流站电气安装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4.1 工程概况和特点
- 4.1.1 工程概述
- 4.1.1.1 工程全貌
- 4.1.1.2 本工程地理位置
- 4.1.1.3 地形地貌
- 4.1.1.4 交通条件
- 4.1.1.5 水文气象条件
- 4.1.1.6 工程地质条件
- 4.1.2 工程性质及特点
- 4.1.2.1 工程性质
- 4.1.2.2 工程特点
- 4.1.3 工程规模
- 4.1.4 工期要求
- 4.1.5 布置形式
- 4.1.6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 第5章 锡盟—山东特高压1000kV济南变电站土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5.1 编制依据
- 5.1.1 招标文件
- 5.1.2 相关标准、规范及规定
- 5.2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5.2.1 工程概述
- 5.2.1.1 工程规模
- 5.2.1.2 布置形式
- 5.2.1.3 工程涉及的主要单位
- 5.2.1.4 工期要求
- 第6章 锡盟—山东特高压1000kV济南变电站电气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6.1 编制依据
- 6.1.1 招标文件
- 6.1.2 相关标准、规范及规定
- 6.2 工程概况与工程实施条件分析
- 6.2.1 工程概述
- 6.2.1.1 工程规模
- 6.2.1.2 布置形式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