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量( 58 )
-
加入收藏( 0 )
热电转换技术与智能物联
- 作者:林涛 韦国锐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1年07月
- ISBN:978-7-5170-9739-6
- 页数:163
优惠价:
¥
29.40
定价:
¥
49.00
标签:新能源
图书详情

内容简介
新能源利用技术是自然科学和工程学的结合,其理论基础宽广,创新及学科应用交叉特点突出,工程实践性强。本书围绕着新能源利用、热电转换技术、基础要素、物联网标准、智能物联网系统设计及物联网智能应用案例等内容进行编著。随着5G、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领域技术的快速发展,物联网及智能物联已经从概念阶段跨入应用阶段,热电转换物理世界与智能物联信息世界的融合探索正在进行,如何应对学科应用交叉的挑战很重要,本书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了大量相关专业典型案例。
本书既适合作为高等院校中低年级学生、大专院校及高职院校高年级学生教材,也可以作为研究生参考教材。对于从事新能源技术工作、爱好新能源的读者,本书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 版权页
- 前言
- 第一篇 新能源热电转换技术
- 第1章 绪论
- 1.1 热电转换技术
- 1.2 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与举措
- 1.3 物联网与智能化影响
- 第2章 太阳能利用形式与特征
- 2.1 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与特征
- 2.1.1 太阳能热风发电
- 2.1.2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
- 2.1.3 太阳能菲涅尔发电
- 2.2 热电转换技术与特征
- 2.2.1 热电转换技术概述
- 2.2.2 热电转换技术原理
- 1.塞贝克效应(Seebeck)
- 2.帕尔贴效应(Peltier)
- 3.汤姆逊效应(Thomson)
- 4.傅里叶效应
- 5.焦耳效应
- 2.2.3 热电转换技术应用
- 1.太阳能利用
- 2.余/废热回收
- 3.其他应用
- 第3章 热电转换设备
- 3.1 热电转换设备的结构
- 3.1.1 热电转换单元基本结构
- 3.1.2 热电转换组件与选型
- 3.1.2.1 传热过程
- 1.热传导
- 2.热对流
- 3.热辐射
- 3.1.2.2 换热器
- 1.换热器的类型
- 2.换热器的对数平均温差
- 3.换热器的效能
- 4.换热器的热计算
- 3.1.3 热电转换设备的选材
- 1.热电转换单体壳体材料
- 2.热电转换单体基板材料
- 3.1.4 热电转换单体的结构与应用
- 3.2 热电转换设备的设计
- 3.2.1 热电转换模块理论
- 1.基本假设
- 2.计算单体对的优值和电动势
- 3.计算单体对数及其几何尺寸
- 3.2.2 热电转换设备实例
- 3.3 热电转换设备的性能分析
- 3.3.1 热电材料的性能分析
- 3.3.2 特性参数的内在联系
- 3.3.3 最大输出功率与负载的匹配
- 3.3.4 热电转换设备生产与装配工艺
- 3.3.5 热电转换组件的性能分析
- 3.4 热电转换设备的冷却方式
- 3.4.1 空冷式热电转换设备
- 1.空气冷却方式概述
- 2.热电转换单体串并联
- 3.4.2 液冷式热电转换设备
- 3.4.3 相变冷式热电转换设备
- 1.相变材料概述
- 2.相变材料的性能要求与选择原则
- 3.相变材料与热电转换技术的结合
- 3.5 分布式热电转换能量采集器
- 3.5.1 分布式地热能量收集器
- 3.5.2 分布式环境能量采集器
- 3.5.3 热电转换能量采集器与智能物联
- 第二篇 智能物联
- 第4章 智能物联网基础要素
- 4.1 物联网概述
- 4.1.1 物联网的物
- 4.1.2 物联网的联
- 4.1.3 物联网的网
- 4.1.4 物联网市场规模
- 4.2 智能物联网关键要素
- 4.2.1 传感器节点
- 4.2.2 云端计算
- 4.2.3 人工智能
- 4.2.4 动作(反馈)
- 第5章 物联网系统结构及设计
- 5.1 物联网基本结构
- 5.1.1 输入设备
- 5.1.2 微控制器
- 5.1.3 输出设备
- 5.1.4 与网络相连
- 5.1.5 原型设计注意事项
- 5.2 物联网系统设计
- 5.2.1 物联网系统设计概述
- 5.2.2 设备层及功能模块组合与案例
- 1.设备层及功能模块组合
- 2.案例
- 5.2.3 网络传输层协议选择
- 5.2.3.1 有线通信协议
- 5.2.3.2 无线通信协议
- 5.2.3.3 物联网通信协议MQTT选择
- 1.物联网通信协议MQTT介绍
- 2.使用某LiteOS物联网操作系统进行数据上传开发案例
- 3.使用Link Kit SDK通过MQTT协议直连阿里云物联网平台管理案例
- 5.2.4 物联网平台设计开发及智能化处理
- 1.具体功能
- 2.开发步骤
- 5.2.5 业务层和应用层开发流程
- 1.业务层、应用层在物联网系统中的定位
- 2.业务层、应用层的开发流程
- 3.业务层(后端)开发的技术体系
- 4.应用层(前端)开发的技术体系
- 第6章 物联网智能应用方案
- 6.1 智慧停车物联网及能量供给系统
- 6.1.1 停车问题背景
- 6.1.2 无线智慧停车解决方案系统
- 6.1.3 智慧停车物联网产品诸模块
- 1.车辆检测数据收集模块
- 2.能量采集模块
- 3.显示模块
- 4.智慧停车管理平台与多功能PDA
- 5.停车引导屏与车主APP
- 6.1.4 光伏/热电转换复合能量采集技术
- 6.1.5 物联网感知层系统程序流程
- 1.系统程序流程及主函数
- 2.ESP8266模块模式选择
- 3.QMC5883L获取数据模块
- 6.1.6 设备主要器件选型
- 1.热电转换能量采集模块
- 2.太阳能能量采集模块
- 3.中央处理器
- 4.蓄电元件
- 5.数据收集模块
- 6.信息传递模块
- 6.2 智能电网
- 6.2.1 智能电网概述
- 6.2.2 智能电网的特征与结构
- 6.2.3 智能电网主要组成部分功能
- 6.2.4 智能电网技术要求与信息交互
- 1.智能电网的信息交互模型
- 2.智能电网的主要技术要求
- 6.2.5 智能电网的监测系统简介
- 1.自动化系统组成
- 2.输电线路在线监测系统
- 3.智能电网家庭综合能源管理系统
- 6.2.6 智能电网的现状与前景
- 6.3 智慧消防解决方案
- 6.3.1 解决方案架构
- 6.3.2 解决方案基本设备
- 6.3.3 解决方案系统运营
- 第7章 物联网标准
- 7.1 概述
- 1.技术标准问题
- 2.协议与安全问题
- 3.终端与地址问题
- 7.2 物联网参考体系结构与实体域
- 7.3 物联网标准体系
- 7.3.1 物联网基础共性标准
- 1.总体技术类标准
- 2.标识体系标准
- 3.安全类标准
- 4.感知类标准
- 5.网络传输类标准
- 6.服务支撑类标准
- 7.3.2 物联网行业应用标准
-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