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量( 6 )
-
加入收藏( 0 )
公共管理专业导论
- 作者:苑英科 陈建国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22年06月
- ISBN:978-7-5226-0768-9
- 页数:124
优惠价:
¥
28.80
定价:
¥
48.00
标签:其他
图书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专业导论系列教材之一,对公共管理专业下属的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及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等专业进行了概览式的介绍。阐述了各个专业的内涵、发展脉络、基本理论及学习方法。从阅读书目、主要课程及相关资源等角度为同学们的进一步学习提供了导引。
本书适合作为公共管理专业新生的入门读物,也适合其他对公共管理专业感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目录
- 版权页
- 前言
- 第1章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特质
- 1.1 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
- 1.1.1 囿于狭义效率的传统公共行政
- 1.1.2 兼顾公平价值的新公共行政
- 1.1.3 追求广义效率的新公共管理
- 1.2 公共管理的内涵与研究对象
- 1.2.1 公共管理的内涵
- 1.2.2 公共管理学的特点
- 1.2.3 公共管理的研究对象
- 1.3 公共管理的基本理论
- 1.3.1 官僚制理论
- 1.3.2 公共选择理论
- 1.3.3 多中心治理理论6165364
- 1.3.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3.5 网络治理理论
- 1.4 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和方法
- 1.4.1 公共管理的学科体系
- 1.4.2 研究途径和学习方法
- 1.研究途径
- 2.学习方法
- 1.5 本章小结与典型案例分析
- 1.5.1 本章小结
- 1.5.2 典型案例分析
- 思考题
- 进一步学习导引
- 1.推荐阅读
- 2.主要课程
- 3.网站资源(排名不分先后)
- 第2章 行政管理学概论
- 2.1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定位及发展现状
- 2.1.1 行政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 1.对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概念的理解
- 2.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3.行政管理学的学科特点
- 2.1.2 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 2.1.2.1 国外行政管理学发展现状
- 1.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 2.研究侧重点的转移
- 3.新的理论和方法不断被引入
- 2.1.2.2 我国行政管理学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 1.我国行政管理学取得的成就
- 2.我国行政管理学存在的问题
- 3.我国行政管理学未来发展的趋势
- 2.1.3 主要核心理论简介
- 1.科学管理理论
- 2.一般管理理论
- 3.集权组织理论
- 4.需求层次理论
- 5.公共选择理论
- 6.新公共服务理论
- 2.1.4 行政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简介
- 1.政治学原理
- 2.管理学原理
- 3.公共行政学
- 4.公共组织学
- 5.比较政治制度
- 6.公共政策分析
- 7.公共关系学
- 8.公共管理学
- 9.当代中国政治制度
- 2.2 行政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 2.2.1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行政管理学的正统时期
- 2.2.1.1 古德诺的“政治—行政二分法”
- 1.政治对行政要进行适度的控制
- 2.行政的适度集权化
- 2.2.1.2 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与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
- 1.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 2.法约尔的十四项“普遍原则”
- 3.韦伯的官僚集权组织理论
- 2.2.2 第二阶段(20世纪30—60年代):行政管理学批判和修正时期
- 2.2.3 第三阶段(20世纪60—80年代):整合公共行政研究时期
- 1.系统论
- 2.权变理论
- 3.生态行政学
- 2.2.4 第四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公共行政学的转型时期
- 1.公共选择理论
- 2.新公共管理理论
- 3.新公共服务理论
- 2.3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 2.3.1 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 2.3.2 行政管理学与其他管理学科的区别
- 2.3.3 行政管理学的学习方法
- 2.4 本章小结和典型案例分析
- 2.4.1 本章小结
- 2.4.2 典型案例分析
- 思考题
- 进一步学习导引
- 1.推荐阅读
- 2.主要课程
- 3.网站资源(排名不分先后)
- 第3章 社会保障学概论
- 3.1 社会保障学学科定位
- 3.1.1 社会保障概述
- 1.社会保障概念
- 2.社会保障的目标和功能
- 3.社会保障历史发展
- 3.1.2 社会保障基本理论
- 1.福利经济学
- 2.凯恩斯主义
- 3.贝弗里奇福利国家计划
- 3.1.3 社会保障学学科定位
- 1.社会保障学科属性
- 2.社会保障学科特点
- 3.2 社会保障学的历史发展
- 3.2.1 社会保障学学科历史发展
- 3.2.2 社会保障学发展困境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3.3 社会保障学的研究内容和学习方法
- 3.3.1 社会保障学培养目标和研究内容
- 1.培养目标
- 2.课程内容
- 3.3.2 社会保障学的学习方法
- 1.案例教学法
- 2.PBL 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 3.实践教学法
- 4.其他教学法
- 3.4 本章小结和典型案例分析
- 3.4.1 本章小结
- 3.4.2 典型案例分析
- 思考题
- 进一步学习导引
- 1.推荐阅读
- 2.主要课程
- 3.网站资源(排名不分先后)
- 第4章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概论
- 4.1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定位及发展现状
- 4.1.1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一门交叉性社会学科
- 4.1.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 4.1.3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 4.1.4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是归属于公共管理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 4.1.5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 4.1.6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 4.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 4.2.1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产生
- 4.2.2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的发展
- 4.3 教育经济与管理学概述
- 4.3.1 教育概述
- 4.3.2 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及生活质量提高
- 4.3.3 现代教育与现代生产相结合的特征和趋势
- 4.3.4 市场经济与教育改革
- 4.3.5 知识经济与教育
- 4.4 教育经济管理
- 4.4.1 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管理
- 4.4.2 教育成本管理
- 4.4.3 教育投资管理
- 4.4.4 教育收益管理
- 4.4.5 教育产业管理
- 4.4.6 教师管理
- 4.4.7 教育的产学研相结合及管理模式
- 4.4.8 教育就业管理
- 4.5 教育管理
- 4.5.1 教育行政管理
- 4.5.2 学校教育管理
- 4.6 本章小结与典型案例分析
- 4.6.1 本章小结
- 4.6.2 典型案例分析
- 思考题
- 进一步学习导引
- 1.推荐阅读
- 2.主要课程
- 第5章 土地资源管理学概论
- 5.1 土地资源管理学学科定位及发展现状
- 5.1.1 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学科定位
- 5.1.2 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发展现状
- 5.2 土地资源管理学的历史发展
- 5.2.1 土地资源管理学在国外的历史发展
- 5.2.2 土地资源管理学在我国的历史发展
- 1.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
- 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
- 3.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 5.3 土地资源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 1.主要研究内容
- 2.主要研究方向
- 3.前沿课题
- 5.4 本章小结与典型案例分析
- 5.4.1 本章小结
- 5.4.2 典型案例分析
- 进一步学习导引
- 1.推荐阅读
- 2.主要课程
- 3.参考资源
- 第6章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
- 6.1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学科定位及发展现状
- 6.1.1 学科定位
- 6.1.2 发展现状
- 6.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发展历史
- 6.2.1 我国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发展历史
- 1.第一阶段 初创与波折时期(1949—1978年)
- 2.第二阶段 恢复与定名时期(1978—1997年)
- 3.第三阶段 建设与发展时期(1997年至今)
- 6.2.2 国外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发展历史
- 6.3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研究内容
- 6.3.1 教学层面
- 6.3.2 科研层面
- 6.4 本章小结与典型案例分析
- 6.4.1 本章小结
- 6.4.2 典型案例分析
- 进一步学习导引
- 1.推荐阅读
- 2.主要课程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