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浏览量( 28 )
-
加入收藏( 0 )
岩质地下工程围岩失稳机制与设计方法研究
- 作者:丛宇张黎明阿比尔的王在泉
- 出版社: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9年12月
- ISBN:978-7-5170-8287-3
- 页数:190
优惠价:
¥
51.60
定价:
¥
86.00
标签:水利水电
图书详情

内容简介
本书系统介绍了岩质地下工程围岩的失稳机制与设计方法,主要包括岩石卸荷破坏试验及分析、能量演化规律、声发射特征,岩石卸荷PFC数值试验及分析,岩质地下工程开挖相似模型试验、离散元试验,岩质地下工程围岩分级方法、设计计算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可供从事隧道工程相关的专业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采矿工程、水利工程等相关专业师生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 版权页
- 前言
- 第1章 概述
- 1.1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石卸荷破坏试验研究
- 1.2.2 岩石卸荷破坏声发射特征
- 1.2.3 岩石卸荷破坏本构理论
- 1.2.4 岩石卸荷破坏细观模拟
- 1.2.5 岩石地下工程围岩分级
- 1.2.6 岩石地下工程设计计算方法
- 1.3 岩体卸荷破坏研究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岩石卸荷破坏试验及分析
- 2.1 试验方案设计
- 2.1.1 试验条件
- 2.1.2 试验方案
- 2.2 常规三轴加荷破坏试验
- 2.2.1 应力—应变曲线
- 2.2.2 围压的影响
- 2.3 不同应力路径卸荷破坏试验
- 2.4 卸荷围压对变形特征的影响
- 2.5 卸荷速率对变形特征的影响
- 2.6 卸荷应力水平对变形特征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3章 岩石卸荷破坏过程能量演化规律
- 3.1 能量法原理
- 3.2 常规三轴加荷破坏试验
- 3.2.1 能量演化规律
- 3.2.2 围压的影响
- 3.3 恒轴压、卸围压破坏试验
- 3.3.1 能量演化规律
- 3.3.2 卸荷围压的影响
- 3.3.3 卸荷速率的影响
- 3.3.4 卸荷应力水平的影响
- 3.4 位移控制加轴压、卸围压破坏试验
- 3.4.1 能量演化规律
- 3.4.2 卸荷围压的影响
- 3.4.3 卸荷速率的影响
- 3.4.4 卸荷应力水平的影响
- 3.5 应力控制加轴压、卸围压破坏试验
- 3.5.1 能量演化规律
- 3.5.2 卸荷围压的影响
- 3.5.3 卸荷速率的影响
- 3.5.4 卸荷应力水平的影响
- 3.6 小结
- 第4章 岩石卸荷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
- 4.1 声发射试验
- 4.1.1 声发射试验原理
- 4.1.2 声发射试验
- 4.1.3 声发射分形维数计算方法
- 4.2 不同应力路径破坏过程声发射特征演化规律
- 4.2.1 常规三轴加荷路径
- 4.2.2 恒轴压、卸围压路径
- 4.2.3 位移控制加轴压、卸围压路径
- 4.2.4 应力控制加轴压、卸围压路径
- 4.3 围压的影响
- 4.3.1 常规三轴加荷路径
- 4.3.2 恒轴压、卸围压路径
- 4.3.3 位移控制加轴压、卸围压路径
- 4.3.4 应力控制加轴压、卸围压路径
- 4.4 卸荷速率的影响
- 4.4.1 恒轴压、卸围压路径
- 4.4.2 位移控制加轴压、卸围压路径
- 4.4.3 应力控制加轴压、卸围压路径
- 4.5 卸荷应力水平的影响
- 4.5.1 恒轴压、卸围压路径
- 4.5.2 位移控制加轴压、卸围压路径
- 4.5.3 应力控制加轴压、卸围压路径
- 4.6 小结
- 第5章 岩石卸荷PFC数值试验及分析
- 5.1 数值试验
- 5.1.1 数值原理
- 5.1.2 数值接触模型
- 5.1.3 数值试验方案
- 5.2 基于室内试验的宏细观参数分析
- 5.2.1 细观参数对弹性模量与泊松比的影响
- 5.2.2 细观参数对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
- 5.2.3 细观参数对破坏形式的影响
- 5.2.4 摩擦因数对岩样宏观力学特征的影响
- 5.2.5 数值模拟用细观参数的确定
- 5.3 卸荷破坏的细观能量分析
- 5.3.1 不同路径下细观能量演化规律
- 5.3.2 卸荷围压的影响
- 5.3.3 卸荷速率的影响
- 5.3.4 卸荷应力水平的影响
- 5.4 卸荷破坏前兆细观分析
- 5.4.1 不同路径卸荷声发射规律
- 5.4.2 卸荷围压的影响
- 5.4.3 卸荷速率的影响
- 5.4.4 卸荷应力水平的影响
- 5.5 卸荷破坏过程细观分析
- 5.5.1 不同路径卸荷破坏过程
- 5.5.2 卸荷围压的影响
- 5.5.3 卸荷速率的影响
- 5.5.4 卸荷应力水平的影响
- 5.6 小结
- 第6章 岩质地下工程开挖相似模型试验
- 6.1 相似试验设计
- 6.1.1 强度测试
- 6.1.2 试验条件
- 6.1.3 试验方案
- 6.2 石膏隧洞破坏试验
- 6.2.1 超载破坏试验
- 6.2.2 卸荷破坏试验
- 6.2.3 加、卸荷试验对比分析
- 6.3 复合材料隧洞破坏试验
- 6.3.1 超载破坏试验
- 6.3.2 卸荷破坏试验
- 6.3.2.1 60%σzmax开挖卸荷破坏试验
- 6.3.2.2 100%σzmax开挖卸荷破坏试验
- 6.3.3 超载、卸荷试验对比分析
- 6.4 不同材料对破坏形式的影响
- 6.5 小结
- 第7章 岩质地下工程开挖离散元试验
- 7.1 颗粒流计算模型
- 7.2 石膏隧洞颗粒流试验
- 7.2.1 超载破坏试验
- 7.2.2 卸荷破坏试验
- 7.2.3 超载、卸荷试验对比分析
- 7.3 复合材料隧洞颗粒流试验
- 7.3.1 超载破坏试验
- 7.3.2 卸荷破坏试验
- 7.3.3 加、卸荷试验对比分析
- 7.4 不同材料对破坏形式的影响
- 7.5 小结
- 第8章 岩质地下工程围岩分级方法
- 8.1 现有围岩分级分析
- 8.1.1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 8.1.2 跨度对岩体自稳能力与分级的影响
- 8.2 岩质地下工程围岩分级方法研究
- 8.2.1 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改进
- 8.2.2 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的改进
- 8.2.3 岩质围岩亚级分类与自稳能力判断
- 8.2.4 岩质围岩物理力学参数
- 8.3 重庆地铁1#与6#围岩实例调查分析
- 8.3.1 围岩参数统计分析
- 8.3.2 围岩分级统计分析
- 8.4 小结
- 第9章 岩质地下工程围岩支护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9.1 初衬混凝土抗剪强度
- 9.1.1 混凝土剪切试验方法
- 9.1.2 混凝土剪切强度参数间理论关系
- 9.1.3 混凝土单轴抗压数值试验验证
- 9.1.4 混凝土抗剪强度的标准值与设计值
- 9.2 地下工程围岩支护设计计算方法研究
- 9.2.1 地铁隧道工程设计原则
- 9.2.2 围岩荷载释放量的确定
- 9.2.3 深浅埋隧道分界标准研究
- 9.2.4 考虑应力释放的围岩安全系数研究
- 9.2.5 围岩稳定安全系数与二衬结构安全系数计算
- 9.3 工程应用
- 9.3.1 重庆地铁工程计算
- 9.3.2 青岛地铁工程计算
- 9.4 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结论
- 10.2 展望
- 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